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11章 虚实

“并没吵到我,嬷嬷,我现在比原先想的更多了,也更明白事理了。嬷嬷,我不会辜负你们的。”孟澜的话让陈嬷嬷想微笑,却湿了眼眶:“大哥能如此想,我真是,真是,就算立即死了,也是甘心的。”

“嬷嬷,您放心,您还会活的很长很长。”孟澜拍拍陈嬷嬷的手,陈嬷嬷看着孟澜,如果说白日时候说的,从此都听孟澜的话,还有些赌气成分,这会儿陈嬷嬷却真的很欣慰,孟澜已经长大了,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而且他,在努力地向目标进发,也算没有辜负自己这么多年的辛苦。

有一段时日,陈嬷嬷十分担心王妃对孟澜的恨意,会让孟澜变的乖戾暴躁,而那段时日,孟澜的脾气也是越来越坏,幸亏有了小荷,如果没有她出现,没有她在孟澜身边,即便孟澜能平安长大,性情却变坏了,不也同样辜负了王妃的托付?

“嬷嬷,您在想什么?”孟澜见陈嬷嬷一直看着自己不说话,不由好奇询问,陈嬷嬷慈爱地抚摸孟澜的脸,就像他小的时候:“我只是很欣慰,欣慰大哥长成了这幅模样。大哥能如此长成,我也算不辜负王妃了。”

这个王妃,指的就是孟澜的生母,而不是现在这位王妃。孟澜的眼神变的柔和:“我有时候会想,娘是个什么样子,后来我就想,娘一定是那样温柔笑着的,生的美丽的女子。也许,娘不愿意我像小时候一样,性情暴躁,动不动就责骂内侍们出气,才让小荷来到我的身边。”

想起初见那日,孟澜的眼神变的更加温柔,只有小荷,敢大声地说出,自己做的不对,自己的性情就是不好,那时候被小荷气的七窍生烟,心中却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小荷说的是对的,错的不是这些内侍们,也不是那些丫鬟们,迁怒于他们,动不动责罚他们,这样岂不变的比王妃还怀。

正好小荷走进屋中,她面上还带着笑:“小福子啊,就是嘴碎,我有时候觉得,等大哥老了,身边最像嬷嬷的,定不是别人,就是小福子。”

等自己老了?孟澜提到老这个字,都从没想过那时候是个什么情形,而现在孟澜发现,自己能想到那时候是个什么情形了,那时候定会是小荷陪在自己身边,膝下还绕有几个小孩子,那是他们的孙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自己和小荷,会有这么一天的。

“小荷,你也在说我的不是呢,我只是想着,为秋扇好,不然你想想,等她真回家,嫁了人,不也是忙里忙外去服侍别人?倒不如在这里,就服侍大哥一个人,岂不更快活。”小福子一脸委屈地探头进来,秋扇已经走进来:“大哥,您听听,他还在这胡说八道呢。”

“小福子,秋扇有自己的想法,你就别在这唠唠叨叨了。”孟澜忍住笑,这是从前从没想过的事情,会有那么一天,身边的下人们会对自己说话,不再战战兢兢,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小荷。小荷给自己带来那么大的变化,那自己就要酬谢她,许她再不受委屈,许她堂堂正正和自己在一起,不是什么侍妾,不是什么通房,而是自己的妻子。

小荷察觉到孟澜在看自己,和孟澜相视一笑。陈嬷嬷看见他们的笑容,低头微笑,罢了,孟澜已经长大了,就放手让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夜里秋扇小荷陈嬷嬷三人睡一间屋,屋里只有两张床,大一点的床秋扇就拉着小荷睡下,陈嬷嬷在另一张床睡了。刚灭了灯,秋扇就迫不及待地问小荷:“小荷,你和大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还不是和原先一样,你不累啊?这么大老远跑来,今儿又忙了半天,这会儿还想和我说话?我就记得上京时候,全身都颠的快散架了,歇了好几天才好。”小荷这避重就轻的回答,秋扇当然是不满意的,鼻子里面哼出一声:“小荷,你上京来之后,变坏了,故意避重就轻,你就和我说说,我也不会告诉别人。”

小荷推秋扇一把,翻身不理她。秋扇见小荷不理自己,自顾自地说着:“我是这样想,如果大哥真收了你,那我就陪着你,服侍你,以后世子妃进门来,她要为难你,我也可以去给大哥报信是不是?如果大哥不收了你,还是像原先你说过的那样,那我就带着积蓄回家,你说好不好?”

回答秋扇的是小荷的呼吸声,秋扇就想去捏小荷的耳朵,陈嬷嬷已经道:“睡吧,秋扇,这些事情,自然有大哥做主。你着急什么?”

“嬷嬷,我……”秋扇想说什么,终究还是没说出来,只是长叹了一声。这声叹息被小荷听见了,她睁开眼看了眼秋扇,事情没到最后落定,是不能告诉别人的,谁都不能,秋扇,抱歉了!

第二天孟隆按时来到,孟澜已经准备了点心茶果,在门前迎候,孟隆看见孟澜就紧走两步笑着道:“自家兄弟,何必如此客气?”

“做弟弟的前来迎接哥哥是应该的。”孟澜恭敬行礼,孟隆一把扶住他,两人这才走进院子,这些院子大同小异,孟隆看了看:“这会儿都快四月了,院里花也没有草也没有,我偶尔会去花园逛逛,却也没什么可逛的。原本以为你这院内定种了花草,你才在这整日不出呢。”

“我在王府时候,也是不出门的,除了去书房上课。这会儿因着上京这些日子,耽误了功课,所以就趁这些空当,整理下功课。”孟澜请孟隆往屋里坐,小荷端上茶,孟隆接茶在手,见果真书架上垒着书,再看向桌上,也是笔墨纸砚齐备。不由对孟澜点头:“这倒是,你日日不忘功课,我们这些做哥哥的倒疏忽了功课。”

“哥哥们比我年岁要大些,比我读书多的多,并不是疏忽。”孟澜是秉着孟隆问一句,他答一句来的,孟隆只觉得孟澜纯粹是个书呆子,又问了几句封地情况,这明明就是孟澜答不出来的,他还是世子,安王算得上正在盛年,王府的大小事情他都一概不知。

听完孟澜的话,孟隆不由笑道:“看来安王叔父十分疼爱你,才会让你什么事都不知道。”

疼爱吗?孟澜眼神闪过一丝叹息,但这丝叹息很快消失了:“爹爹对我确实十分疼爱,所以我和鲁王世子弟弟,也颇谈得来。”

只爱读书,不通俗物,孟隆飞快地下着判断,这么说来,孟澜这边的威胁又少了一些,这么想着孟隆的脸上笑的也就更真挚了:“说起来我们身为王府世子,也是自小读书,却只许读些风花雪月的东西,等长大了,王府内外事务,我们也不用去管的。我听说安王叔父喜欢音律,不知道你可曾学的一二。”

每个藩王,总不是个个都只晓得在府里享受荣华富贵的,有通音律的,还有作画极其出色的,甚至还有喜好写戏的,在府内养了几个小班,每日只让这些小班唱自己做的戏,以此自娱。安王好音律,王妃为了讨好安王,自然要孟琮也跟着学,至于孟澜,那就是离安王的喜好越远越好,孟隆这一问,不过是顺口问起,却勾起孟澜的心事,他脸色登时闪过一丝追忆,接着这丝追忆很快消失不见,只对孟隆笑着道:“这些事,爹爹虽喜欢,但我从小却没学过。况且我从小体弱,所以就更不用学了。”

“你从小体弱,这次上京定吃了不少苦。”孟澜的神色没有逃过孟隆的眼,他语气十分真挚地说着,孟澜点头:“也没吃什么苦,毕竟天子见招,不管如何都要上京走一趟的。”这个回答更坚定了孟澜不构成威胁的结论,孟隆笑的更为真心:“说的也是,我们身为天子的侄儿,上京朝见也是应该的。”

又说了几句闲话,孟隆也就告辞,孟澜送他到门外,看着他被众人簇拥而去,孟澜这才长叹一声,小荷晓得孟澜为什么叹息,只是在那轻声道:“大哥又何必如此?您不是真心,宁王世子又何尝不是试探?”

“这或许也是陛下的意思,他要看看,我们在这驿馆之中,到底是怎么彼此相处的。”孟澜看着远方,仿佛能看到远方的皇宫,能看到那高高的殿阁之中,宝座之上坐着的天子,他是那样冷漠地看着天下,看着被他招入京的藩王世子们,一个个在驿馆怎么对待别人。

“众世子入京,有快两个月了。”天子在书房之中,仿佛是在问自己,身边的内侍都是曾跟随使节前去召世子们入京的,听到这话,王内侍笑着道:“陛下您不是说过,也只一两个月,怎么就能看出众人的贤愚来?”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