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31章 纷争

好福气?似乎从进到王府之后,小荷就常听到这三个字,但这三个字,是好还是坏呢?小荷有些迷茫地看着镜中人,镜中人在对她微笑,这个笑脸明明是自己,却又有些不大像自己。不知道大哥在做什么?自从来到孟澜身边,小荷和孟澜从没分离这么长时间,而且这一次,要分离很久很久。

“大哥还没睡下?”陈嬷嬷看着孟澜屋中的灯久久没灭,走进屋里柔声问着,孟澜抬头看向陈嬷嬷:“是啊,我还没睡下,嬷嬷,我睡不着。”

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都不足以形容,陈嬷嬷想起今日的惊心动魄,对孟澜道:“我没想到陛下竟然会成全你,而且还会让你继续读书,大哥,你的运气真好。”

孟澜笑了:“可是,我要和小荷分开这许多日子。”

“这是规矩,小荷真的要嫁给你,难道还能以你丫鬟的身份嫁给你吗?”陈嬷嬷的话说的有理,但孟澜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念小荷,她换了新的地方,有没有睡不着?还是没心没肺地,一夜睡到大天亮?

皇宫里的床铺,比起小荷在孟澜院子里睡的床铺又要好上许多,更不用说孟澜床边的脚踏了。可是小荷却睡不着,不是换了新地方的不习惯,而是自己心中,常常想起孟澜!小荷抱着被子,听着秋月的呼吸声,身份改变了,那心呢?心一定也是要像从前一样,不能改变啊!

小荷和孟澜各自思念着对方,两人都到了天快亮的时候才马马虎虎打了个盹。孟澜起来梳洗完后就去书房,刚走出院子就看见孟隆从另一边走过来,孟澜停下脚步招呼他:“哥哥,我们一起去……”

“恭喜阿弟,不过我还是不去书房了,陛下命我过几天就离京。在这之前,我就在京城里面逛逛。”就算心里恨孟澜恨的要死,但孟隆也不能表现出来,这是在京城在皇宫,谁知道自己身边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孟隆相信只要自己胆敢表现出来一点对孟澜的不满,那天子就会立即下诏剥夺自己世子的身份,好一点幽禁起来,差一点就直接找个理由杀了。

想到这一点,孟隆不由浑身冷汗,谁知道天子有没有真的这样想过,如果他真的这样想过,那自己只有更恭敬。竞争储位失败,又不是天子的亲儿子,那为了给未来天子扫平障碍,如何处置自然只是在天子的一念之间。想着孟隆就决定更乖巧一些,乖乖按照天子的安排在京城里游览,玩几天就回封地去,以后安分守己做自己的宁王。

孟隆的意思,孟隆瞬间明白,那就是说,昨日的旨意,只有自己继续读书,而孟隆就要离开京城回封地了。孟澜对孟隆行礼下去:“既如此,小弟先走了。”

孟隆侧身不受礼,等到孟澜离开孟隆才继续往前走,以后要安安分分地在封地,不要惹事,但愿孟澜不是一个记仇的人。

书房里的伴读似乎又多了几位,而他们对孟澜更加恭敬,老师来了,他一点也不意外只有孟澜出现在这里,继续按照原先的课文讲下去,如何做一个好皇帝,这是孟澜最需要学习的。

“做天子,需要知人识人用人,只是天子和良臣还有一些不同。”老师看着孟澜,孟澜知道这是老师等自己提问,于是站起身恭敬地道:“弟子想知道,良臣和天子有什么不同?”

“良臣的知人识人用人,最要紧的有两点,一,不能有嫉妒心,二,不能让人对良臣的感恩之心,超过对天子的。”老师的话让孟澜点头:“第二点我明白,但第一点,做天子的也要不能有嫉妒心。”

老师知道这是孟澜想起隋炀帝故事,老师微笑:“不一样的,诸位伴读都是未来良臣,来告诉我,怎么不一样?”

“天子有嫉妒心,甚至是因为才学而嫉妒别人,这叫因小失大,而良臣有嫉妒心,则会让才子得不到赏识,虽则如此,才子在这得不到赏识却会在另一边得到赏识,假以时日,也会得到进步,只是若天子和良臣的嫉妒心子啊一起,因此……”一个学生站起身,孟澜认得他是当今宰相的长孙,是个监生。

而他说了一半就没说,孟澜已经笑了:“最担心的,是天子的嫉妒心和良臣的嫉妒心在一个地方,进而两人惺惺相惜,自以为是贤君名臣,不过是昏君恶臣,我说的可对?”孟澜看着那个学生,这个学生已经行礼下去:“世子讲的比在下通透,在下佩服。”

“并非我通透,而是有些话,我能讲,你们就难以说出口。”孟澜说完才看向老师:“先生,请继续往下面讲。”

“世子能明白这个道理,甚好。”老师已经点头,继续往下讲,孟澜听的入神时候,忍不住在想,成为皇帝需要学习很多,那成为皇后呢?小荷现在是不是也在学习。

小荷却在和太子妃品茶,太子妃秦氏,生的很是端庄美丽,纵然承担着丧夫的悲伤,也对小荷十分礼貌,她的女儿阿玲,今年六岁,是天子唯一的孙辈,太子还在世的时候,阿玲被众人疼爱,太子薨逝,阿玲能感受到母亲的伤悲,因此比原先要懂事许多,昨夜在入睡之前,秦氏告诉阿玲,今日要进宫,要和一个陌生的女子见面,这个女子很有可能就是未来的太子妃,阿玲听完就问母亲:“那我该对她十分恭敬吗?像对祖母一样?”

女儿的懂事让秦氏更为伤悲,但她既然能为太子妃,也不是那种无知妇人,因此抱紧了女儿,轻声说:“要恭敬,不过不用像对祖母一样。阿玲,我们母女,虽然衣食无忧地位尊崇,但许多事情,就要依附于别人了。”

如果太子是登基之后才去世的,那太子妃已经是皇后,纵然无子也能从宗室中挑选一个孩子继位,依旧是太后,享受万民供奉。而太子没登基就去世,太子妃连给自己丈夫挑嗣子的资格都没有,地位更是远不如太后。虽然皇家不会做出什么刻薄寡妇儿媳的事情,但下人们的服侍,女儿的婚事,都要依靠宫中的帝后。从未来的天下母,成为要仰仗别人才能过的舒服的人,虽不是云泥之别,太子妃的心中还是不好受的。

此时看着小荷,太子妃仔仔细细看着她,听说她的出身并不是很好,但这样的出身在皇家眼中,也是可以抹平的,毕竟敢指着皇后的鼻子骂她出身微贱的人都是死罪,顶多就是有大胆的人会在背后说上几句,也仅此而已。她到底是有怎样的好运气,才会得到如此好的地位?

小荷能感到太子妃的眼落在自己身上,小荷实在没有多少和这样地位的人打交道的经验,况且和皇后的温柔慈爱不一样,太子妃似乎更多的是礼貌,两人坐在这里,一起品着茶,不尴不尬地说话,小荷都觉得十分难熬。

“啊,娘,您看,似乎有蝴蝶!”阿玲的声音打断了这样的尴尬,太子妃已经抬头:“哪里有蝴蝶?”

“停在树上,娘,为什么这个时候还有蝴蝶?”阿玲毕竟还是孩子,好奇心重,太子妃想了想:“今年暖和,这个地方又近水。所以才有蝴蝶。”

“蝴蝶是什么变的?”阿玲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小荷已经开口:“蝴蝶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变的。”

梁山伯和祝英台?阿玲皱眉:“那是什么?”

“是……”小荷刚要继续讲下去,太子妃已经对小荷开口:“这样的民间俗语,还是不要给孩子们听到。”

太子妃语气温和,但小荷听出来太子妃话中的不悦,果真是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好复杂,不知道王妃是不是也是端着架子,在那里和人说话,永远都要合乎礼仪?

“可是不合乎礼仪的话,说出来是不对的。”阿玲的眼已经从蝴蝶那边转向小荷,认真地对小荷说,难道自己又不知不觉地说出口了?小荷看着阿玲:“那阿玲有没有听故事呢?”

“听过,嬷嬷每晚都给我讲故事,有李寄杀蛇,孝女救父,还有,还有……”阿玲说话时候,太子妃一直带着慈爱和骄傲的笑容看着女儿,天生皇家的千金,就是从小这样懂礼仪知进退,而不是听一些民间俗不可耐的故事。

“这些故事我有些听过。”小荷点点头,阿玲看着她:“那您觉得,这些故事讲了什么呢?”

“这些故事啊,告诉我们做女子要贤惠,要孝顺,但是阿玲,你知道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吗?”小荷的话让阿玲摇头,太子妃已经笑了:“阿玲还小,这些书原本就不该听,等阿玲大了,那就可以听一听,免得她被这些故事,引坏了心神。”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