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一七章 钟离权

仙姑已知必是天仙下界,哪还迟疑?望天祝祷:弟子凌‘波’,执意修仙,诚心向道,原本将得注世,可望天襕。却被恶人破坏,收我恩公,坏我法宝,弟子避祸在此,虔发所愿:盼赐机缘,助我报怨。

地仙发愿,天生异观,就见半空流云之间,陡现一山四峰,白雪皑皑,怀抱紫气万道,背生瑞蔼千条;层叠宝殿金阙、‘玉’台琼阁;点缀珍禽怪兽、奇‘花’异草;果真仙家福地,却是世外桃源,虽无瑶池之华贵,却有自然之醇美。

仙姑大喜,携了小红翩飞直上,叩阙山前。远远有个双髻汉作歌行来: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惺惺几个悟,夜来铁汉自寻思,长生不死何处求?

待离得近了,原是个村汉打扮:袒‘胸’‘露’肚,长须赤面,着双草履,微笑摇扇,细看岂不正是刚才松下睡觉人手中之物?怪道小红看不见,她那凡眼,便有些道行,又如何看得到天仙法相!村汉唱罢,已到两个面前,说道:“我听你祷告,却是想学了本事找人报怨?俺这地方只收清静无为之人,不纳惹事生非之徒,且去且去!”

仙姑拜倒,泣道:“上仙容禀,吾本:

西湖‘波’中一株莲,生来无挂亦无牵。

原来注世当有日,岂料恶人挡天官。

收我恩公坏我叶,更要剑下把我斩。

弟子惊惧夺生路,万里逃来求仙缘。

村汉仍是摇头,道:“心中有怨,难晋真仙,若放不开,便还回去,做个地仙,也能炼形住世,长生不死。“仙姑苦求道:“便成注世地仙,何如超脱红尘,位列天班?无为固易悟道,有怨更能自省,自省者,老牛奋蹄、疾马加鞭。天道尚且酬勤,上仙却何为难?”

村汉哈哈笑道:“好口才,好志气,俺却是说不过你!罢罢,既然来此,也是有缘。”

仙姑灵醒,立时大礼参拜,口称:“弟子凌‘波’,见过师尊。”

双髻汉扇子一挥,将她扶起,又甩袖将小红‘抽’直了,笑道:“俺叫钟离权,别人都唤我云房先生,也有喊正阳真人的,在此等候多时矣。”

仙姑奇道:“师尊早知弟子要来?”

钟离权道:“早来迟来,终是要来,不得八仙,难渡东海。我听人都叫你“荷仙姑”,便用作法名,倒也不错。”

仙姑垂首:“谢师尊!”

钟离权哈哈笑道:“你嫌这名字粗陋,俺却喜它朴真。你将来成就,却是要应在“荷”上,得号如此,方可实至名归。”

仙姑忙又要拜,被扇子拦住,只听师尊又道:“俺不喜繁礼,心到即可。却与你说说俺这道场,乃是崆峒山紫金四皓峰,四皓者,前秦高士,曰:周术、吴实、崔广、唐秉。避秦焚坑之祸,隐居于此,因品洁如雪,死后化为联袂四峰。不可不敬也。”

仙姑受教,钟离权又道:“我之术法,师从于东华真人,王讳玄甫大仙,修成长生诀、领悟青龙剑,证得太乙散仙之位,又于此山机缘巧合,得习“‘玉’匣秘诀”,如今已是真仙道果。惜命数所限,若要更进一步,踏足金仙,却需聚集八数同力,共渡东海。俺苦等百年,终是来了头一位,竟然是个荷‘花’仙,呵呵。”

原来“不得八仙,难渡东海”便是此意,仙姑心下振奋,师尊法诀,可达天仙,待我习成,定要去寻那野道,擒了他来,做个贱役,教他永世受苦,难求解脱。

她又哪里晓得,那个野道早把在她看来不死难休的如海深仇,扔到了九霄云外,却是偷偷跑回闹市,把藕粉张绑到旗杆上吊了一夜,这才心满意足往南海去了。

古时南海非如今的琼州之地,乃舟山群岛所在海域统称,这里有个了不得的大人物,正是“以一心三观之智,观于一境三谛之理,圆观圆证,自在无碍”的观世音菩萨,最得人间信众崇奉,与“地藏、文殊、普贤”并谓佛教四大,四大者,地、水、风、火。地藏道场九华山,地也;观音道场普陀山,水也;文殊道场五台山,风也;普贤道场峨眉山,火也。

观音菩萨梵文本名“观照世间众生痛苦中称念观音名号的悲苦之声”,天竺国来的,太村,自也嫌名丑,便改作“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竟有奇效,秒杀原本排位第一的地藏王菩萨,得了信众头名(跟本书点击类似,大神们数千万,俺几十万,窝墙角哭的货‘色’。

其实也怪不得她,地藏不通中土人情,不知道南澹部洲最是忌讳“‘阴’司”二字,你就是印上百亿冥钞白送人,看有人敢收了去‘花’不?

故而陈诺来南海,想见世人如何许愿还愿,这种愿力能不能成为人道聚沙成塔的力量?因为就现在看来,世间得愿最多的,仍还只是观世音!

南海普陀山,有一紫竹林,林中仙雾弥漫、纶音飘渺,乃是天下一等一的福地,地上个顶个的‘洞’天,凡夫俗子哪能得见?但此地实景的确也有个‘潮’音‘洞’,半浸海中,得二‘门’户,通明如同天窗,‘潮’水奔涌往复,‘浪’石相‘激’,声如轰雷。‘潮’来时若蛟腾足下,‘潮’退时似群鸥归家,又有险怪百出,奇诡万状。

若说这里能住人,鬼都不信的,但佛家有的是智慧:某日,一僧自天竺而来,哪都不去,径直就到‘潮’音‘洞’焚了十指,礼拜观音,也是朝庭仁厚,若是后世,必冠以邪教之名捕之。十指连心岂能不痛?偏这僧人似无所觉。人口相传,观者如‘潮’。

僧人一拜再拜三拜,终于‘洞’内大放异彩,观音菩萨华丽丽登场,授他七‘色’宝石,立地成就罗汉。自此‘潮’音‘洞’信徒不绝,也燃十指,也奉布施。更有狠者,就照那‘洞’里面一跳,活不活看观音心情,只是菩萨神州大地四处跑,哪管上这许多人?所以跳下去死的多,残的少,全的无。

到了明朝,地方官李分、陈九思实在看不下去了,都跳了‘洞’,谁个种田?遂立一碑,名曰:禁止舍身燃指碑。“如有故犯,定行辑究。”此是后话,暂且不提(此碑至今尚在。

且说陈诺来到普陀山,法眼一望,就见怪石嶙峋间有道‘门’槛,槛内槛外却是两重天地:一个是仙家妙境,一个是‘浪’啸险滩。仙家妙境,祥光笼宇宙,瑞气照山川,五‘色’朦胧宝迭山,红黄紫皂绿和蓝;‘浪’啸险滩,千层雪‘浪’吼,万叠‘波’生烟,水飞四野振世界,‘浪’滚周遭雷轰天!

陈诺敛了形藏,‘混’迹于愚夫愚‘妇’之间,听那各种发愿,诸般祈祷,一愿便是一砂,汇集聚拢,有若巨臂,托起槛内紫竹林胜地,信众越多,胜地越阔,如榕树之冠,受根系供养,虽是共哺,亦为豪夺。

这算不算聚沙的力量?陈诺临海坐望,每见燃香一柱,便取沙一粒,三日不绝,竟然垒而成塔!宝塔玲珑,九尺高下,七层四面八方;沙拢成基,一丈方圆,五阶六重三叠。只是下一瞬,海‘浪’如末法大劫无情涌至,待退却时,滩上仅余残砾,再不见奇丽庄严景象。

陈诺叹息,人虽众,但意不一,终非正数也。信仰之力不可为,但如来执意为之,更要传法东土,播经九州,必有其故。怀疑佛祖的智慧,如元始天尊者,如太上老君者,一千年前就退了二线,吃亏只在眼前。还有个猴子无知无畏,苦惨了要驼五百年五行山。

那他为何还要极力展布西行取经事者?封神大劫中,二圣苦叹西方贫瘠,便来中土干够了抹面皮挖墙角的勾当,终换来佛‘门’兴盛,道教凋零,怎生还来谋夺东方信众?想以量变求得质变?还是东方藏了什么秘密,并不为别圣所知?

陈诺垂首沉思,终无所得,起身拂袖,却又往北行来,传刘秀已然揭竿,兵锋直指昆阳(今河南叶县。既然信仰之力难为,那便试试国法之力何如?且助他成事,登基大宝,再以王命汇天下民意,重行‘毛’太祖晚年冀以大‘乱’而达大治之举,或能另得蹊径也说不定?

待他走远,‘潮’音‘洞’‘门’户内转出二人,正是观世音菩萨及惠岸行者。菩萨自“观世音”以来,声望日隆,直追佛尊,何曾自闭山‘门’避人不见的?就是佛祖当面,也不过单手执礼,不必合什,看那道士,普普通通一人仙,安得如此?行者不忿,便道:“师尊关‘门’闭户,躲这道士三日,他有何能,敢比佛尊?!容弟子出手,或擒或杀,替师尊出气。”

菩萨满脸忧‘色’,道:“你看那道士方才呆立之地,已然‘混’沌一片,久未清明。我不知他缘何而来,又概叹而去,强行推算,却入障目。若是其它,倒也罢了,只恐于我教不利,坏了五百年后取经大事。只是佛祖有言:许他人间无量圣佛果位,已在我上。见他,便须执谨礼拜,以示上下尊卑,故我闭户三日,不愿屈躬也。”

惠岸咋舌:“区区人仙,得授圣佛果位,他就不怕福报耗尽,立时涅盘?”观音道:“佛祖智慧,岂容质疑?!况人人皆佛,无非过来与未来之别而已,若不持此心,当难得正果。”惠岸受教。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