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66章 被抓

赫连勃勃身高八尺五寸,既聪慧又善辩,是一个面目英武、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没奕于对赫连勃勃很喜爱,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后来又把他举荐给后秦主姚兴。姚兴对赫连勃勃也很看重,任命赫连勃勃为安北将军、五原公,镇守朔方,并把三交的五部鲜卑和杂胡的的两万多部落划给他,有了这些,不甘人下的赫连勃勃野心开始膨胀。不久,河西的鲜卑人向姚兴献上了八千匹好马,途经赫连勃勃管辖的地界时,赫连勃勃毫不客气地把这些马匹全部截了下来。

既然已跟姚兴撕破了脸,赫连勃勃就想干到底,考虑到自己的实力不够,赫连勃勃就想出了向恩人兼老丈人的没奕于“借兵”的主意。赫连勃勃召集手下的三万多人,说是要到高平川打猎,偷偷摸进了没奕于的领地,一刀砍下了对他毫无防备的老丈人的脑袋,随后吞并了没奕于的部众。有了这样的基础,赫连勃勃建立起夏国,自称天王、大单于,此后对后秦不断发动攻城略地的战斗。

赫连勃勃的发迹史整个就是一个恩将仇报白眼狼的故事,现在胖虎又说出娶公主换皇帝的话,这让长孙翰认定胖虎和那个赫连勃勃一样,都属于狼心狗肺没人性的东西。其实,长孙翰的认识还是短见,他虽然官至司徒位列三公,但终究不过是人臣一个,他怎么能懂得做人君的赫连勃勃的心思?不错,赫连勃勃的老丈人没奕于是被他给砍了,可是,一个老丈人倒下去了,更多的老丈人涌到他跟前,这就是做君王的和做臣子的在行事上的不同。

至于胖虎人家天生就怀有正义,看不惯皇帝残暴,受不得百姓吃苦,同时还能把有亲缘关系的人区别对待。皇帝不好就换,公主貌美就娶,干嘛非要把人家父女俩放到一块儿说事,那不是给无辜之人加罪?

一袭黑色官服的长孙翰下了车,对城墙下正作投降状的胖虎看了看,这一看大出他的意外,原来是个胖孩子。又看对方湿透了的裤脚和鞋袜,还有脚旁边的那滩尿渍,怎么都难把他和皇家的公主联系到一块儿。

长孙翰朝左右看了看,然后做了个手势,张弓搭箭的军兵这才把弓箭放下。到了胖虎近前,长孙翰和颜悦色道:“年轻人,你这是从哪儿来,到这儿来又有何干?”长孙翰的态度很和气,但胖虎仍不敢把举着的手放下,讨好似的告诉长孙翰,说他从南边的宋国来,到这儿来是想帮着魏国打仗,对先前说过的谋逆话只字不提。

“哦,是这样。”长孙翰再次打量胖虎,想不出这个胖孩子靠什么来帮魏国打仗,看他身上的这些赘肉,到军中只能帮着消耗粮草,而且是一个顶三个。孙翰耐着性子往下问,问胖虎和他哥都有啥本事,敢说到这儿来帮着魏国打仗。见长孙翰问这个,胖虎立马来了神气,两只手也放下,炫耀说他和他哥能上天,能入地,就连黑白无常都是他的好兄弟

从灵宝他们乘火云令牌到幽冥地府的经历看,胖虎说的也没错,但长孙翰哪里肯信:“小子,你满口胡话,你就不怕本朝治你的罪?你不但说要换皇帝等谋逆的话,还大言不惭地说要娶公主,那公主是你这等货色能娶的?来人,先把他给我绑了,待我见过陛下,请下旨来腰斩了他,不,车裂了他。”长孙翰自感他这个身份,被一个他国来的胖小子耍笑,失去了刚才的和气和耐性,代之的是怒不可遏。

几个军兵一拥而上,像抓猪一样将胖虎按倒,接着用绳索捆绑。胖虎看着呆笨,但心里一点都不笨,扯着嗓子喊:“哎、哎,你们这是干什么?告诉你们,我和我哥可是你们给请来的,不然的话,我们还不稀罕来呢”长孙翰赶紧让停下,凭直觉,他认为这件事有可能比他原来想象的还严重,是一件内外勾结,妄图破坏和颠覆魏国的大事。

“小子,你说,只要你肯如实地招供,过后我会向皇帝求情,让陛下饶你不死。”

“是你们这儿一个姓崔的大官请我们来的,他叫崔崔,崔什么来着?”

“小子,你慢慢想,这个崔大人在我们这儿任什么官,他家里还有什么人?”

“噢!我想起来了,这个崔大人有个女儿,叫崔璇,是茅山上的道士,明天她也回来。”

“你说的可是崔浩崔大人?”身为司徒,长孙翰对崔浩家的人员状况可谓了如指掌。

“对、对,是叫崔浩,刚才我咋就没想到。”有了崔浩做依靠,胖虎认为长孙翰和军兵们再也不会把他怎样,从以往的事情看,人家会对他客客气气,然后为他接风摆宴。

但胖虎错了,他哪儿知道,这长孙翰是魏国鲜卑族里的贵族,朝廷的重臣,和崔浩虽同朝为官,却对汉族士族出身,足智多谋,博学多才,深得魏太武帝拓跋焘赏识的崔浩心存妒忌,一直想找机会把崔浩给整治下去。现在,胖虎一到这儿就嚷嚷着说要换皇帝,而他和他的同伙又是崔浩请来的,长孙翰觉得这是一个收拾崔浩的好机会。

考虑到事情目前还不明朗,长孙翰让那个城门校尉留下几个军兵看守胖虎,其他兵马都撤回去,他要进宫把这件非常重大的事奏明给皇帝。临走,长孙翰让人撵着胖虎跑,万一皇帝要见胖虎的话,他身上不能有尿迹。

寒冷了一冬的平城,终于迎来了春天的和煦。

御花园群芳争妍,树木葱茏,在清幽曲折的游廊里,行走着一主一仆两个年轻人。

从相貌上看,主子的年龄尚不到二十岁,而那个仆人也不过二十岁出头的年纪,这一主一仆不是别人,一个是魏国的皇帝拓跋焘,一个是拓跋焘最宠信的宦官宗爱。拓跋焘的年纪虽然尚轻,但身形魁梧剽悍,眉毛粗重似剑,二目炯若寒星。宗爱长得削肩窄背,细目如刀,给人极具心机的印象。

一路上,拓跋焘看似在观赏御花园中的美景,事实上,他的脑子里正思考着魏国的军政大事,思考的中心就是这次发兵攻打夏国统万城的计划。

这拓跋焘英明神武,素怀大志,继位后不久就想翦灭群雄一统北方,为此他把崔浩找来问计。拓跋焘问崔浩当下对魏国威胁最大的国家有哪些,崔浩说魏国北有蠕蠕(柔然,西有夏国,东有北燕,南有刘宋,其中对魏国威胁最大的是北方的蠕蠕和西边的夏国。

“蠕蠕”是拓跋焘给柔然国起的别名,“柔然”一词本是“聪明、贤明”之意,但拓跋焘却认为柔然国人智力低下,败多胜少,于是嘲讽他们是不会思考的虫子,下令全国军民对柔然国改称为侮辱性的“蠕蠕”。

拓跋焘赞同崔浩的看法,问崔浩魏国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对付他们。崔浩为拓跋焘全面分析了魏国与蠕蠕、夏国、北燕、刘宋之间的优势和劣势之后,认为魏国目前不适合主动出击,而是养精蓄锐,发展国力,增强军备,一旦时机成熟之后再想办法各个击破。

应该说崔浩的这个主张不错,算得上是审时度势、后发制人的好谋略。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拓跋焘继位的当年八月,柔然可汗大檀,即牟汗纥升盖可汗听说魏国的明元帝拓跋嗣去世,亲率六万骑兵攻入魏国的云中(今和林格尔西北,杀伐和掠夺当地的官吏和百姓,攻陷魏故都盛乐后包围了云中城。

消息传到平城,议政殿内,魏国的群臣大部分惊慌失措。有人说魏国目前的处境很危险,西夏和北燕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要是魏国出兵攻打蠕蠕,西夏和北燕恐怕会乘虚而入。此外,南边的刘宋对魏也一直蠢蠢欲动,魏国一旦陷入四面受敌的境地将会有亡国的危险。最后,拓跋焘在侍中崔浩出兵的主张下,力排众议,亲自率领两万骑兵赴云中救援。

双方一交战,柔然军就仗着兵多势众把魏军团团围住,魏军将士非常恐惧,但拓跋焘却显得很镇静,军心逐渐开始稳定。接下来,拓跋焘率军向柔然军的纵深地带穿插,柔然军被魏军冲击的是一片混乱,柔然主纥升盖可汗率先大败而逃。次年十月,魏国大举征讨柔然,分兵五道并进,越过大漠进击,柔然仓皇北窜。接连两次取得对柔然的作战胜利,拓跋焘决定改变原来制定的先灭柔然的计划,打算乘此机会先灭夏。

事情是这样的。此前,拓跋焘曾下诏书征询朝中文武大臣们的意见,问现在出兵讨伐夏和蠕蠕的话,应当先讨伐哪一个。太尉长孙嵩、司徒长孙翰、司空奚斤等人认为夏赫连氏土生土长暂不足为患,应当先伐蠕蠕。追上蠕蠕的话可大获全胜,如果追不到,就到阴山作一次大的狩猎,获取大批的兽皮兽角以充军用。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