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39.第三十四章

吴子恒曾经以为自己会和朱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一路走下来,日子过的虽然不那么富裕,但是妻子贤惠,女儿乖巧,自己工作也算日复一日的有所进步,能力在提升,职位在提升,年薪在提升,如果勤勤恳恳的干活,到一定的年限,在这家大外企能够升到中层正职,日子就会过的比较轻松。可是他也算不到碰到了江晓白这个白富美,让他认清了以前只口口相传并无切身感受的“阶层”两个字的真实意义。

这次去德国交流整个中国区就给了一个名额,并且对交流人员也做出了诸多的条件限制。吴子恒名牌大学毕业,业务能力强,非常勤勉,加班加点那是常事,是部门骨干力量,这些年也帮领导擦了不少屁股,经理龙影恒是个爱才的老头,深知他的能力,且因为自己年龄快到退休,并无一般人的嫉才之心,在高层面前也是力荐他参加交流的。吴子恒从小到大考试是强项,通过了层层笔试、面试,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拿到了这个名额。

他十分高兴,交流便是镀金,不用自己花钱就可以去欧洲发达国家读书,这是变相的升职前奏,只要在外面好好的学习,工作,他相信付出的努力总是会有回报的。

去了德国一个多月后,经理龙影恒打了电话告诉他,公司还派了一个叫江晓白的新人跟你一起交流培训,两个人在柏林总部,这样很好,你是师兄,对这个小妹妹要照应周全。吴子恒问:“不是只有一个名额吗?怎么就这个还能临时加,这个江晓白我很有印象,进公司没几年,长的很漂亮,但是业务一般啊。”

龙影恒:“她是老板朋友江大林的女儿,据说面子很大,争破头的名额也就是她爸爸一句话的事情。”又补了一句,“你好好照看着她,把她当妹妹一样,以后怎么也是个资源。”

吴子恒听闻过江大林这个名字,房地产公司老总,家财万贯,怪不得,这种挤破头的名额也真的是一句话的事情。他脑中明了,所以也不多问了,只觉得内心受到了暴击,人比人真气死人。

德国的交流学习任务繁重,总部委托柏林工大对他们进行短期培训,柏林房子难找,但是他和晓白幸运的等到了学校宿舍,所处的区条件不错,水电暖网全包,离学校半个小时就到,每月200来欧,公司也给报销了,吴子恒还是很满意的,特别满意的是美女江晓白就住他附近。即使吴子恒原先对她印象不佳,但是因为异国他乡就只有两个中国人,江晓白长的又温温柔柔挺美的,作为一个正常男人是不会推拒美女的,所以上学、吃饭也就自然而然的走的比较近。

休息的时候江晓白偶尔会找他做苦力去老佛爷买东西,这座玻璃建筑的大楼是老佛爷在海外的唯一一家旗舰店,出售各种高档衣物,化妆品,箱包,吴子恒也不说啥,跟在江晓白身后,尽责的替她提着各种纸袋,江晓白买lv和prada的包时眼睛都不眨,扫起货来简直像要把专柜搬空。这还不止,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连退税都嫌麻烦,大几千啊,吴子恒说:“就一楼出电梯左拐,拿着刷卡单就可以退,有19%的价格便宜,怎么这么跟钱过不去?”

“走断腿了,不行了,这钱我不要了。”她垂着腿,哀嚎:“也没多少。”

“我帮你去弄吧,不能这么浪费,要知道赚钱是很不容易的。”

她摆摆手,示意知道了,但还是坐在椅子上无动于衷。

江晓白一有假期,就到处去玩,对学习镀金这种事情并不是很感兴趣,短期课程的学业压力也是很大的,刚开始,教授要求四个人一个小组在一个学期内要做几个项目,江晓白哭着喊着要跟吴子恒一个组。这些项目并非易事,从最早的方案制定,客户需求归纳,到后期的成本分析,一些商业服务体系的开发,她完全是抱着吴子恒的大腿才勉强通过的,吴子恒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呈现的一种勤劳,聪慧,吃苦耐劳的品质,是江晓白以前完全没有碰触到的。

江晓白看到吴子恒跟两个德国学生的关系处的很好,并他虚心向他们学习,态度非常诚恳。有一天吴子恒开诚布公的跟江晓白说,这些德国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和他自己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他说思考自己为什么会在很多方便落后于人,一是从小接受的应试教育的问题,第二就是家庭成长环境的问题,他说德国人战后非常重视教育,经历了六十多年几代人的努力,形成的是以合作为主,而非像国人一样是无时无刻不在竞争的教育理念。这些看上去很有思想的话硬是把江晓白唬的一愣一愣。

江晓白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中游,无论是重点高中还是大学,都是父母砸钱才能进去的,现在若非有吴子恒帮衬着,短期结业证书混到都很难。她经常会抱怨,教授真变态,题目太难。吴子恒会直接跟她讲,并不是难,而是你根本没去做。江晓白说,教授故意为难我,吴子恒不屑对她说道,人家行业大牛,才不会跟你这种小透明一般见识,站在行业顶端的导师接人待物比一般人更加宽容,才没工夫跟你过不去。

吴子恒这何止是灌人鸡汤,简直是静脉滴注龙凤汤了。可江晓白这么些日子跟他相处下来,还真就吃了这一套。

江晓白家是90年后炒房富裕起来的第一批人,父母亲虽然只有初中毕业,但是胆大心细,会审时度势,利用最初的杠杆,先买小套型,再用银行贷款换大房子,大房子卖了之后专门在北京、滨海这些地方的买豪华楼盘,房产证拿出来能当扑克牌打,□□里的现金能够将一个小银行一整年的存款搞定。第一桶金赚了之后江晓白父母自己成立了房地产公司,在全国各地开发房产,这几年资产更是发酵的厉害。

对江晓白来说,钱根本不是个问题,但是在教育上和家庭环境上是缺失的,在她的成长印记中,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吴子恒一样,名牌大学生,凤凰男,学富五车,志存高远,也不一味的迁就着她,甚至偶尔像长辈一样的批评他,但更多的时候是不计回报的帮助她。

江晓白记得有一回,吴子恒应学校的要求,给一个国内来的贵宾团做地接。江晓白也来帮忙了,他们带贵宾们参观的是柏林墙遗迹。

那天的导游带团讲解简直像吴子恒的,从二战开始,侃侃而谈,讲到柏林危机,讲到民主德国人民的非法越境,讲到西德政府甚至将墙体加高了3米以防止民众逃向对面。说的口沫横飞,吴子恒的魅力把周围的一些黄皮肤的中国游客也吸引来蹭听。他还能用流利的德语向周围的白人群众讲一些连德国人自己都不知道的趣闻。到了最后结束的时候,他居然给每位团友都送了一副“兄弟之吻”的明信片。不光江晓白,贵宾团的老老少少觉得自己在柏林上了场百家讲坛。

吴子恒想,熬了几个夜,找了那么多史书,炫了一把技,总算看起来成效不错。

后来的故事,基本上就水到渠成了。

圣诞节那个月黑风高寒冷的柏林夜晚,一个白富美就这么被看上去老实巴交的已婚斯文凤凰男搞定了。她变得予取予求,爱之他入骨。

“所以你现在要怎么样?”朱墨觉得脑袋嗡嗡响。

“我想离婚。”

“原来是江晓白,怪不得你们俩人如影随形,会一起去柏林培训,一起搭飞机回来。原来暗度陈仓了这么久,哈,吴子恒,我在你眼里就是一个傻瓜笨蛋白痴,一点都没有察觉。她年轻貌美又有钱,你可真有能耐啊,我小看了你好多年。”

“朱墨,对不起。”吴子恒看着眼前这张曾经日夜相对的熟悉面庞,并不是不愧疚的,可是思索再三,末了也只能说这么一句。

“吴子恒,你不为我考虑没关系,但是你至少要为彤彤想一下。”朱墨的声音发抖,“一个六岁的孩子,就要面对破碎的家庭,她如何能够健康成长?你不要让彤彤从六岁开始就恨你一辈子。”

“朱墨,是,千错万错都是我错。”吴子恒说:“我不是个好人,但是我是爱彤彤的,我可能不是个好老公,但从大学那时候,我对你是真心的,不过朱墨,我们的原生家庭都太势单力薄了,我们拼了命从小县城考到北京,名牌大学毕业又如何?拼了老命工作又如何?不要说我们人民大学毕业的买不起房子,清华北大毕业的很多人照样在为三环以内的房子发愁,我加班加点拼死拼活工作了近10年,攒的钱还比不过浙江一个炒房的随手抛售一套房子赚的多,我到现在也买不起滨海的一套学区房!我快四十了,好害怕醒来依旧是每天点头哈腰的小职员生涯,好害怕为了升职加薪要不停的拍老板的马屁。朱墨,我真的是累了。”

朱墨将他的话听在心里,那一字一句如同利刃,将她的心一刀一刀的割开,她的眼泪止不住滴答滴答的落下。

“朱墨,现在有一个机会,我抓住了,江晓白她喜欢我,她爱我,她愿意不计较我结过婚有过孩子,她一门心思的要跟我在一起。”吴子恒说:“我求你看在我们夫妻一场的份上,放了我吧。”

“所以你现在要怎么样?”陈夜夜双手环胸,居高临下的看着缩在沙发里的朱墨。

“我不知道。你别问我。”朱墨缩成一团,有气无力的说。

“你打算就这样躺一辈子?”

“我很难受,我想死。”

“难受是肯定的,死是不应该的,你还有彤彤。”陈夜夜的声音出奇的冷静,“离婚并不一定是坏事,山穷水尽后或许会柳暗花明。”

“柳暗花明?”朱墨嗤笑出声:“离婚之后,你觉得我一个要奔四的黄脸婆还会有什么柳暗花明?我只看到山穷水尽,眼前一片黑暗,夜夜你让我一个人呆一会,我很想睡觉。”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