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七十一章 赵捷和杨知恩又开始忙着赚钱了

赵捷最近在盖帽儿胡同转悠,又认识了不少之前给赵年负责供货的人,有负责收购各种票据的刘红,还有能不用布票就进到各种布料的钱四,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人,叫孙福。他有渠道可以买得到各种男女手表。

都是因为赵年欠了他们货款,他们在盖帽儿胡同等着的时候,遇到了赵捷,赵捷都把他们收到了自己麾下。

并都承诺货款现结,一分一毫,决不拖欠。

后来赵捷还又见到了赵年之前手下的另外几个人,赵捷之前去找赵年的时候见过几次,他们可能不如刘狮、刘虎有功夫在身,所以平时并不得赵年重用,总是让他们干一些跑腿的活,跑跑买家,送送货之类的活。连结账、收款这类的活都是刘狮和刘虎兄弟在做。警察来的时候,他们正好都不在,帮赵年跑三轮车的销售渠道,因此算是躲过一劫。

现在和赵年有联系的一些人,大都知道赵年被抓了,他们几个盯了几天,看见没有警察之类的,便想回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可以卖的,毕竟,赵年还欠他们几个月的工资呢!

而他们找了半天,除了一些瘸腿的桌椅板凳,什么也没找到,因为抓赵年的时候,所有货物都被警察没收了。

他们什么也没找到,却被在盖帽儿胡同转悠的赵捷碰了个正着。

双方打了个照面,之前怎么也算点头之交。赵捷又有意拉拢,他们也本来都是附近村子里的普通人,跟着赵年混口饭吃罢了。所以交谈之下,赵捷便让他们跟着自己干。

赵年是按月给他们工资的,一个月三十块。在这个年代,其实除了在工厂有正式工作的,很少有人能挣到一个月三十块。

赵捷让他们继续还是跑销售,工资照旧,不过加了个百分之一的提成,卖的多提的多,卖的东西价格高,那提的自然也高!

卖几块钱的一匹布提几分钱,不过要是卖一块手表那一次就能提一块钱。就这样几个人也干得非常卖力!主要是月月结工资,还不拖欠,有提成可挣,他们冒险干这个,不就是为了多挣钱。

赵捷隔几天给他们送一次货,送货的总额不超过一百元。如果有要手表的,那就卖了手表再要其他的。

一开始是为了防止他们卖了东西之后携款逃跑,后来他们都有了本钱,便可以自己垫钱先拿货了。

赵捷把日化品,也都给他们加进去了,毛线现在到了秋冬季,进货价格又涨上去了,赵捷便不再卖了。

所以他们可以卖日化品、各种票据,布匹、还有手表。

赵捷和他们见面没有固定的一个统一固定的场所,每个人见面的地点和时间都是固定在他们自己家里,但不是所有人都同时聚集。

他给所有人都定了个规矩,只做正当的买卖,不欺男霸女,不以武力威逼利诱。如有发现,马上断绝来往。以后再不合作。

所以,他的交易是在秘密进行的,没有像赵年一样,形成那么大的规模。却也如雨后春笋,节节高升!如星星之火一样,慢慢有了燎原之势。

赵捷现在摊子铺的大了,又给人发了工资,但是同样的收益也多了。每天也能有一两百的入账。

杨知恩仍旧像之前在西山省时,每日去既墨县城卖菜。赚一点小钱。天气凉下来了,各种新鲜蔬菜又少了,于是杨知恩卖的菜又受欢迎起来。

她不再局限于上午一个家属院,下午一个家属院,而是上午下午各跑三个家属院,当然,她这也不是一天跑起来了,跑了好多天。

像在西山省时那样,各家属院找了一个像张琴一样的负责人,让她去给发展的顾客,稍微给了她一点提成。

杨知恩给了她们一斤一分钱的提成。这样一天能卖六十斤的话,她们都能赚六毛钱。那一个月也能有十八块钱收入。

杨知恩找的基本都是没有工作又能说会道的妇女,这样她们的时间就很充足,而且每天家长里短,交往的妇女也多。

一个家属院每天卖六十斤菜,六个那就是三百六十斤。一斤四毛钱,那每天就是一百四十四块钱。抛去给她们提成的三块六,杨知恩每天能净剩下一百四十元钱。

而且她完全不用担心空间里的蔬菜不够卖,她摘了之后,马上蔬菜会自动补上,直接就是长大的模样。而且口感什么完全不受影响。

在她和赵捷去西山省之前,知恩提前和买菜的人们透露过,如果她有煤炭的话,价格合适,大家也愿意买。

自从决定了要去西山省一趟,他俩各自把自己的事情安顿了一下。

赵捷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生意,不能就此终止。

让和他关系比较好的林东接管,他又觉得有些不妥,白向北就更不行。

他想了半天,想起了倒卖古董的老伯,老伯名叫李闯,胆大心细,又心思纯良,从他可以和赵捷第一次见面就把他带到自己家里,从地窖拿东西也毫不避讳赵捷就可以看出来。

而且经过几次接触,也证实了赵捷的看法。

赵捷试着去和他说,留下一千块钱作为流动资金,让李伯负责和那几个供货的进货,然后再把需要的货送给负责销售的那几个人。赵捷给他开了一个月五十元,李伯二话没说,又从地窖里拿出了他觉得值一千块的东西算是抵押给了赵捷。???.

于是李伯便成为代替赵捷和他们对接的人。

赵捷安顿好一切,杨知恩的买菜生意又没人可接替,只能回来继续了。于是两人便买了去西山省的火车票,又踏上了去西山省的旅途。

这次杨知恩给赵捷买的是卧铺。赵捷还要买坐票,杨知恩非不让他买,要不那他们赚钱的意义在哪里?自己都享受不到。每天过得苦哈哈!

在杨知恩的坚持下,两人都买了卧铺票。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