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九回 校长归广州 取字号文革

1924年4月1日,正是西方的愚人节,这一天,对于即将进行招生考试的黄埔军校来说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失踪了一个多月的校长蒋介石终于出现了,当然随蒋介石一同来到广州的还有他新婚的妻子陈洁如女士,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不过蒋校长挑这个日子回到广州不得不说是对于他出走最绝妙的讽刺。蒋校长先是在廖仲恺的陪同下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办公室,蒋介石首先对他的出走进行了解释。

“先生,我这次出走完全是因为党内同志不重视我对苏俄的意见,当然我也有不成熟的地方,这里我要相您以及仲恺兄道歉。至于外界传说我因为不满意军校校长职务太低了,故意以辞职来要挟您和仲恺兄这完全是对我人格的污蔑!为了表示我的清白,我请求辞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一职,并且我建议校长职务可以由择生兄或者是任潮先生来担任,至于我本人完全可以担任副校长或者是教育长一职。请先生批准。”蒋介石激动的说道。

“革命的同志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受不得一点委屈呢?中正啊,你有这个态度是好的,不光在我这里要道歉,等会到了筹备处也要好好的向筹备处的同事道歉,但是你的辞职我是不批准的。不要在乎别人的闲言闲语,你我还不了解吗?我不但不批准你的辞职,在这里,我还要以大元帅的身份任命你为粤军参谋长兼长洲要塞司令。在我心目中,中正,只有你才是陆军军官学校的校长。”孙中山非常满意蒋介石的态度,当然他也知道蒋介石离开这段时间里关于蒋介石的风言风语并不少,为了表明其支持蒋介石的决心,他任命了蒋介石另外两个职务。特别是粤军参谋长这个职务,无疑让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有了更多的发言权。

“谢谢先生,我再次为我的不冷静表示歉意,等会我要请筹备处所有的同事吃饭,向他们赔罪、道歉!”蒋介石完全没有想到孙中山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授予了他更高的荣誉,就算蒋介石自诩为硬派军人,在这个时候也不由得他不激动。他说话的声音甚至有点哽咽。

“好了,好了,还请我们的校长赶快去筹备处报道吧,现在全国各地的青年十分踊跃,根据统计,至3月27日,报名人数已达1200余人,超过计划招生人数三倍多。还有很多革命的老前辈也递了条子,说人情。可把我这个党代表忙坏了。现在你会来就好了,这些头痛的事就让你去解决。就当是处罚好了。哈哈哈”廖仲恺看到蒋介石情绪有点激动,连忙打岔道。

“哎呀,没有想到青年们这么踊跃,看来这个军校还是办对了啊。”孙中山之前虽然知道报名投考军校的人很多,但是绝对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人。

“是啊,仲恺兄今天这么一说我才知道原来这么多青年报考军校啊,不过这样也好,我们可以优中选优嘛。对于革命前辈们递了条子,说人情,我认为应该婉拒,毕竟我们培养的是未来革命的希望,不能太儿戏了。不过该怎么说对这些前辈们说呢?”蒋介石也为青年们的热情所感动了,不过他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平衡这里面的利弊。

看见蒋介石这么快就进入了状态,孙中山和廖仲恺不禁相视一笑。“好了,好了,这些事情还是留到你明天再考虑吧,现在先和我到筹备处去,今天就要决定考试的地点和试题了,你这个校长不出现可是不行的哦。”廖仲恺边说边将蒋介石拉出了孙中山的办公室。

蒋介石从黄埔军校校长位置上出走,客观来说的确有嫌官职太小的因素,毕竟在黄埔军校还没有显露出后来的威势时,可能谁也没有把这个军校校长的位置放在眼里。但是,蒋介石的出走从深层次的角度来考虑,还是对孙中山、廖仲恺不重视自己对苏俄的看法有关系。虽然蒋介石对形势的预测并不那么准确,可是谁也不能否认,蒋介石对苏联的预测还是非常准确的。

在前往南堤军校筹备处的汽车上,廖仲恺意味深长的对蒋介石说道“中正啊,前段时间没有重视你关于苏联的意见,这里我代表孙先生以及我个人向你道歉。但是希望你能明白,现在的形势让我们没有资格和苏联计较。毕竟比起欧美和日本,苏联现在对我们的支持是最真诚的。所以,我希望中正你最好……”

“仲恺兄,你的意思我明白,我蒋某人不是不知时事的无知之徒。只要领袖和党内同志明白了我的一番苦心就好了。”蒋介石说这话,到没有虚伪。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廖仲恺的确没有想到蒋介石这么通情达理。事实上是廖仲恺估计错了蒋介石。蒋介石虽然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但他更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对了,仲恺兄听说有一个叫单于的学员很了不起是吗?”蒋介石对于能转变廖仲恺观念的青年非常的好奇。

“是这样的,这个年轻人啊,算是最近我党涌现出来的最优秀之革命青年了。说句不客气的话,不比中正兄你当年差啊。我是越来越期待他的将来的发展了。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我甚至认为20年后他会成为我的接班人。”提起单于,廖仲恺一脸的欣赏。

什么?!廖仲恺的一席话让蒋介石震惊了。虽然知道单于这个年轻人最近在党内的风评很好,但是没有想到廖仲恺会给这个年轻人这么高的评价。这样看来,这个年轻人我有必要笼络住了。蒋介石心里暗自下定着决心。

廖仲恺似乎意犹未尽,在车上向蒋介石详细介绍了单于的来历以及他最近发表的言论。“现在的他比刚来的时候成熟多了,不再那么冲动了。”最后廖仲恺依然没有忘记表扬单于一下。

如果说刚才蒋介石只是震惊的话,那么现在蒋介石的脑里几乎是一片空白了。他没有想到单于的才华居然到了这个地步,和廖仲恺不同,蒋介石对单于的观点理解的更深刻,毕竟他亲身到过苏联考察也在日本生活过。对于单于所分析的国际形势他本人比廖仲恺更赞同。

这个时候,单于对蒋介石来说就不是要笼络的对象了,而是一定要掌握在手心里的关键人物了。当然,如果单于不识相的话,蒋介石也不介意把他毁掉。“不为我用,就消失掉吧。”这种观念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了,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坐在车上的蒋介石第一次感觉到汽车走的如此之慢,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不一会儿,廖仲恺和蒋介石就出现在了军校筹备处的门口,随着蒋介石的‘意外’出现,筹备处的工作人员表现的相当惊讶。而当蒋介石向邓演达、叶剑英等筹备委员公开表示歉意的时候,邓演达等人嘴巴差不多都快掉到地上了。当然,蒋介石的低姿态也让大家对他的不满迅速减弱。“毕竟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还算是一个敢做敢当的汉子,算了吧,都是为革命嘛。”这样想的可不只灯演达一个人。

蒋介石环顾了一圈,似乎没有看见有哪个年轻人如廖仲恺所描述的那样,正想询问就看见廖仲恺先看口了。“今天不是讨论试题吗?怎么没有看见苏联教官啊?”

“是这样的,教官们提出到黄埔岛上看看,我们就让单于陪着去了。估计晚上可以回来。再说,我们毕竟讨论的是入学考试试题,让单于这个还没有通过考试的学员在这里也不太好。”邓演达知道廖仲恺想问的是谁,所以解释道。

“恩,这样很对,公私分明嘛。”廖仲恺点头赞许着邓演达公私分明的态度。

蒋介石虽然对没有看见单于略有失望,但是还是热情的对邓演达说到“择生兄,我看快要中午了,不如让中正请大家吃个便饭,随便赔罪,好吧?”

邓演达虽然觉得事情很多,不想浪费中午的时间,但是又觉得不太好驳蒋介石的面子,只好笑着说道”既然中正兄想慰劳大家,我们就不要客气了。走,走,吃饭去。”边说,邓演达边招呼着众人。众人看见邓演达这样说,也都说笑起来。都朝外面走去。

只有蒋介石看到邓演达如此的有威望,暗自皱了皱眉头。不过谁也没有注意到。

是夜,单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军校筹备处,陪着苏联教官一整天已经耗尽了单于的精力。而看到黄埔岛上简陋的校舍,单于对于未来的军校生活彻底失望了。

“早知道这样,我还不如去洋行当买办呢。以后的日子怎么熬啊。”单于在心里一阵阵的哀叹。

“咦,怎么休息室的灯还亮着?难道‘跃进’兄又来找我聊天?上帝啊,放过我吧?”自从卫兵麦粤金和单于熟悉后经常跑到休息室找单于聊天,或者是让单于请客。在平时,单于自然愿意和麦粤金这样的粗人来往。一是和麦粤金在一起不用动什么脑筋,比较放松。二来和麦粤金在一起,可以让单于有种莫名的优越感。但是今天单于真的没有精力再应酬麦粤金,现在的他只想好好睡一觉。

“我说‘跃进’啊,今天就算了,我好困啊。”单于一进门就赶快表明态度。

“是单于同学吗?”房间内穿来了让单于经常在电视剧里听到的宁波腔调的普通话。单于进门一看,一个熟悉的面孔,虽然穿着整齐的军装,脚踏一副马靴,风纪扣扣的严严实实,但是单于一眼就认出了眼前的不速之客。

“蒋……蒋介……啊,蒋校长?!”幸亏单于心理素质过硬,没有当着蒋介石的面直接喊出他的名字。要知道在当时,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

看着单于一脸劫后余生,再看看单于身上整齐的军服,蒋介石心里满意的笑了。一是因为单于表现的如此吃惊,证明年轻人毕竟是年轻人,花点功夫不难掌握住;二是因为蒋介石本人以完美军人自居,非常不喜欢穿戴不整齐的军人,而单于良好的军容让蒋介石非常欣赏。

“呵呵,幸亏我早有准备,想阴我,下辈子吧。“单于知道蒋介石非常爱玩突然袭击的把戏,也为了给旁人一个良好的感觉。对自己的穿戴是非常在意的。事实也证明,单于做的这一切没有白费。

接下来蒋介石闲话家常似的和单于聊了起来,在询问了单于的家事后,蒋介石问起了单于的字。

“我只有英文名字,没有字。”单于不是没有想过给自己取一个字,也知道在这个时代没有字是非常不方便的一件事情。事实上单于已经打算明天让廖仲恺或者邓演达给自己取个字了。没有想到蒋介石会主动提到这个问题。

“我不会这么好运气吧?难道……”单于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运气了。

蒋介石听说单于没有取字,关心的说道“一个20来岁的青年,怎么能没有字呢?《礼记》有云‘人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礼记檀弓》;如果单于同学愿意的话,我本人愿意送你一个字,单于同学愿意吗?”

“恩,愿意。”单于心里一阵狂喜,呵呵,你给卫立煌取了个培我,给我取什么呢?还真是期待呢。单于心里暗暗琢磨着。

“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儒家文化并不如胡适等人所言已经落伍了;而是需要适当的改革,正如汉代董子著《春秋繁录》,又譬如宋代的朱子颂扬理学。所以,现在儒家文化也需要革命了。比如你,就是很好的例子啊。虽然生在西洋,依然心系祖国,这难道不是儒家文明的影响吗?所以我认为单于同学字*比较合适,你认为呢?”事实上蒋介石并没有征求单于的意见,他认为自己给单于取的字非常贴切。

“啊?!这个名字恐怕担当不起呀,我。”单于听见蒋介石给自己取了这么跨越时代的字,脑海里顿时一片空白下意识的说道。

本回完。

绿色小说网网;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