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六回 几方相思量 黄埔成朝阳

在单于离开军校的日子,军校并没有因单于的离去而变的平静,相反随着两种主义在军校的交汇,学生之间的争执也初见端倪,而军校的负责人公正来说并没有参与其中,因为这个时候他们正忙着为第一期学员的安排以及即将组建完毕的黄埔教导团的各级军官人选而头痛着。

这个时期学员们关于主义的争执事实上是非常朴素的,当然应该承认的是任何争执都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嫉妒、羡慕、猜疑。

几个铁杆的国民党员贺衷寒、邓文仪、胡宗南、杜聿明、关麟征等人就乘军校休息日聚在了离军校不远的小吃店里。

“现在单于一走,你看蒋先云他们几个嚣张的样子!哼,明明是我们国民党的附庸,现在都骑到我们头上来了!”邓文仪率先发难。

“蒋巫山还好点,至少还有点真本事,但是李之龙这样的轻佻浮躁之徒实在是我们军校的耻辱!其实谁不知道剧社之前受欢迎的原因是单*在给他们写剧本,现在单*一走李之龙就只用他们gcd员的剧本,简直把剧社看成了他gcd的私产!由此可见gcd已经在逐步蚕食军校各个部门了,我实在是担心啊。”胡宗南一脸的正气凛然。

胡宗南之所以对李之龙不满是有原因的,事实上在血花剧社成立之初胡宗南是相当积极的参与份子,而且自恃自己相貌堂堂,去就要求演主角,可是胡宗南的个子实在是不适合演主角,只能让他跑跑龙套,可是几次龙套经历后胡宗南就不干了,觉得太丢人了。开始还认为是李之龙对他有偏见,可在和单于谈了一次后胡宗南就也就不说什么了。单于明明白白的告诉胡宗南他的身高实在不适合演主角。

胡宗南对单于还是服气的,就算心里不服,但是单于毕竟深受党代表、校长的赏识,不是他胡宗南惹得起的。再说单于说的既委婉又诚恳,事实上单于也没有骗他,舞台剧的确对演员的身高有要求,如果太矮了坐在后排的观众根本看不见演员。

所以胡宗南就把注意力转到了编剧上面了,可是当时剧社的剧本都是单于在写,单于凭借着他领先这个时代近百年的知识,写出的剧本确实是又好玩又符合当时革命青年的胃口。胡宗南也并不是盲目自大的无知之徒,知道自己写的剧本没有单于的好,所以也安心在单于身边打打下手,单于也本着广结善缘的原则,也很是指点了胡宗南一番。

单于一走,胡宗南就认为自己在剧社里理所当然的是第一编剧,所以很得意的给了李之龙一本剧本,可是李之龙看了他的剧本后完全不知道胡宗南这个剧本想表现的是什么,甚至台词都莫名奇妙,李之龙不得已找到胡宗南委婉的告诉胡宗南希望他改改台词,胡宗南一副名家派头,当即表示自己的剧本不用修改,并且告诉李之龙,让李之龙照着演就好了。

当然既然胡宗南不肯改剧本,剧社只能把胡宗南的剧本枪毙了,胡宗南却认为是李之龙有意排挤他,进而认为是有意排斥国民党。从此退出了剧社。所以今天胡宗南首先把矛头对准了李之龙。

“寿山兄说的对,说起来还是单于这小子姑息养奸。我听说本来校长是让单于负责成立剧社的,不知道他什么毛病犯了,居然向校长推荐了李之龙这个花花公子。不然的话剧社怎么会被gcd掌握了?!”邓文仪大概是因为和单于第一次见面时被单于抢白了一番,因此对单于一直心中不满,所以话里话外有意把矛头对准单于。

“雪冰,你这话过了啊,*还是不错的,是我党优秀青年;他不过是一心贯彻总理的联俄联共的政策,处处与人为善而已;我想*自己也没有想到gcd和李之龙在他走后这么快就排挤我们国民党。”胡宗南对单于的印象还是很好的,再说单于现在前途一片光明,胡宗南可不想得罪单于。

除了邓文仪之外,其余的人也纷纷对胡宗南的话表示赞同。

“就是,单于对朋友还是够意思的,雪冰你不要胡说啊。”关麟征表达的更直接。

“我那里胡说了?没看见单于和蒋先云、李之龙这些gcd打的火热吗?!我看单于搞不好也受到gcd的影响!”邓文仪看见大家纷纷责备他,一时脸上挂不住,吼了出来。

听见邓文仪这样说,大家纷纷都露出鄙视的表情,认为邓文仪是在嫉妒单于。关麟征正想站起来痛斥邓文仪时,被杜聿明一手拉住,并向他孥了孥嘴,关麟征顺着一看,原来贺衷寒已经先站起来说话了。

“雪冰,你大错特错了!”贺衷寒没想到邓文仪这么白痴,说实话他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不得不说单于已经等于是军校国民党学员的一面旗帜了。而今天这次聚会目的是为了商量如何和蒋先云争夺青军会主导权,而邓文仪却愚蠢的朝单于开火,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因此贺衷寒决定要好好痛斥邓文仪一番。

“*那天在宿舍的讲话就已经表明他不可能信仰共产主义!再说他就算和蒋先云那些gcd交好又怎么样?我相信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单*是知道怎么抉择的!难道你没有看出来吗?gcd那是刻意和*交好,实际上包藏祸心。*尽管才华横溢,但是毕竟长在国外又年轻,这才上了gcd的当!以为gcd是真心和他交朋友的。这也能怪*吗?只要我们能把gcd的真面目暴露出来,以*的智慧会不明白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吗?”

贺衷寒看见邓文仪羞红了脸,低着头坐在板凳上一言不发,又转过脸来对胡宗南等人说道“我们今天之所以聚会在这里,我们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国家民族!大家知道我曾经一度加入过gcd,而正是那段经历让我明白了只有三民主义才能挽救中国!只有国民党才是中国的希望!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决的和gcd展开斗争,哪怕是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

这一番话说的是正义凛然,大气磅礴,使得胡宗南等人心里泛起几分悲壮,几分神圣;仿佛自己真的在做一件挽救国民民族的大事。

实际上到底为了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

有意思的是在军校政治部里,周主任和蒋先云也谈到了那次单于在宿舍里的讲话。

“巫山,我看这件事就算了,单于是不可能加入我们的,别费心思了。”周主任温言劝慰着一脸遗憾的蒋先云。

“主任,你不觉得太可惜了吗?单于的才华实在是在众人之上,而且他对共产主义并没有偏见,对我们也很友好。这样的人加入我们,对我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蒋先云看来并没有把周主任的话听进去,还在发表着自己的见解。

“巫山,那次单于在宿舍的讲话难道你没有听懂吗?很明显看的出他对共产主义有很深的了解,甚至超过了我们现在一般的党员,可是他对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前景是不看好的,甚至我认为实际上他是反对共产主义的。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却不可能成为我们自己的同志。”周主任看见蒋先云似乎还是不明白,只好再向他解释一番。

“主任,既然你认为*了解共产主义又可以成为我们的朋友,为什么就不能成为我们的同志呢?连很多原本对共产主义有偏见的同学我们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同志,为什么*就不可以呢?”蒋先云似乎依然不能理解周主任的话,不过也许他理解了,但是还是不死心。

看到蒋先云还不死心,周主任不由的叹了口气,对蒋先云说道“巫山,你是真的不明白还是不愿意相信呢?正因为单于对共产主义很有深刻的了解,所以这种人一旦形成了自己的观念是觉绝对不会轻易改变的。因为了解,所以反对,这就是他们的信念。这和一般对共产主义有偏见的人不同,那些有偏见的人只要我们能让他们明白,他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是错误的,他们很自然就会对共产主义产生好感,而像单于这样连马克思生平都非常了解的人你以为他对共产主义只是偏见吗?”

周主任看了蒋先云一眼,继续说道“你是否记得他曾经说过‘待在安全的地方的人有什么资格来赞扬巴黎公社,可见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领头人首先保证的是自己的安全’,你还和他辩论过,当时你赢了吗?”

蒋先云事实上也知道单于是不可能加入gcd的,不过之前他不太愿意相信这个事实而已。而在周主任再次证实了这件事后,蒋先云也不得不接受单于是不可能加入gcd这一事实。想到这里,蒋先云无奈的垂下头。

看见蒋先云失落的样子,周主任知道蒋先云还是为单于这样的人材不能加入gcd而难过,周主任不忍心看见蒋先云这么消沉,于是安慰蒋先云道“巫山,不要这个样子,虽然单于不太可能加入gcd,但是我没有说他不能和gcd成为朋友啊。事实上我也不觉得单于信仰三民主义,我觉得他这个年轻人似乎对什么都抱怀疑态度,他不相信共产主义,但是也未必相信三民主义。我相信,打倒军阀,国家实行民主后,只要gcd人能显示出比国民党更好的治理国家的方法,单于是会支持我们的。如果这样,他加不加入gcd又有什么区别呢?”

听到周主任这样说,蒋先云不由的眼前一亮,对啊,只要以后两党轮流执政时我们比国民党表现的更优秀,还愁单于不和我们合作吗?这和他加入gcd又有什么区别?!

想到这里,蒋先云坚定的对周主任说道“主任您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了。”

看见蒋先云振作了起来,周主任也放心的笑了笑,对蒋先云说道“巫山,你明白就好,你先回去吧。我还要去校长办公室把你抢过来呢。”

说完笑着走出了政治部,向校长办公室走去。

而他刚到校长办公室就听见里面吵成了一团。

原来在平定商团叛乱后军校不但组建了教导团,而且各个部门都急剧扩充,都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这不,何应钦的教导团和入伍生部、政治部的干部吵成了一团。

“教导团是目前军校最重要的军事单位,最优秀的人材必须留给教导团。”周主任一听就知道这是何应钦的声音。

“我们也是军事单位?难道我们不重要吗?”这是入伍生部的负责人的声音。

听到里面吵成一团,周主任反而不着急进去了,就在门外站住了,估计是想看看里面的好戏。

“蒋先云同学文武全才,的确值得一争。不过当前最重要的是教导团,我看就把他让给教导团吧!”蒋介石看见大家吵的实在太厉害了,不得不亲自拍板。

“那么,我们也是军事工作,陈赓总该让给我们了吧?”入伍生部负责人看见原本最希望得到的蒋先云已经被教导团抢走了,只好赶紧抢下自己看好的陈赓。

听到蒋先云和陈赓都被抢走了,周主任在门外可站不住了,要知道原本他是打算把这两人都要到政治部的。

周主任忙推开门,大声说道“那么黄鳌你们不可以再抢了。”

大家都很少看见周主任这样急切的样子,一时间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蒋介石笑着说道“好的,好的,黄鳌同学就留给你们政治部好了。”

优秀学生就这样被瓜分得干干净净,师长们高高兴兴。

这次瓜分事件过后不久,蒋介石发布校长令,宣布黄埔教导团成立和军官任命。主要军官任命如下:

团长何应钦,党代表王登云

一营营长沈应时,党代表胡公冕

二营营长陈继承(不久刘峙接任,党代表茅延帧

三营营长王俊,竞代表蔡光举

由于这个时候还不知道到底能募到多少兵员,蒋介石只好采取有多少兵,就编多少部队的办法。

12月初,第二批招募的新兵到达广州。于是蒋介石决定再编一个教导团,称为“黄埔教导二团”。原先那个自然便是“一团”了。教导二团的主要军官是:

团长王柏龄,党代表张静思

一营营长顾祝同,党代表胡公冕

二营营长林鼎棋,党代表季方

三营营长金佛庄,党代表郑洞国

这样,由学生队到教导团,由一个团到两个团,团变成师,师变成军,黄埔军象滚雪球一样的涨大了,嗷嗷待哺的黄埔婴儿在滚动中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

而在11月12日,单于正式起程随孙中山先生北上,而孙中山先生却不知道他这一走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广州了。

本回完。

;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