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三十五回 北伐

如果从纸面上看,季山嘉暂缓北伐的提议并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的,因为若是北伐,就要面对吴佩孚、孙传芳以及张作霖这三个北洋大帅。

只从表面兵力分析的话,光吴佩孚就拥有大概25万人的军队,而江东小霸王孙传芳占据了中国最繁华的江浙地区,兵力大概有20万人左右;而奉系的张作霖虽被郭松林摆了一道,又被冯换章趁火打劫了一次,可依然拥有目前中国最强大的军事集团,整个奉系总兵力大概在30万人左右。

20万对70万,乍看之下季山嘉的反对很有道理。但是事实上两边的实力对比相比纸面上,恰好应该调换一下。

吴佩孚人马看上去虽然多,可说穿了不过都是些乌合之众罢了。况且吴手里连一支像样的基本部队都没有,英国人又明确拒绝了他的借款请求,在唐生智已经倒向国民政府的情况下,国民革命军拿下吴佩孚根本没有悬念。

至于孙传芳,不可否认孙传芳打仗很有一套,也承认他目前也正相仿国共合作的方式,与青年党合作,但是他最致命的一点是他崛起太快,根基不稳。最关键的是目前欧美对整个中国的重武器禁运政策使除国民政府外所有的军队都严重缺少重武器。更别提他与吴佩孚一出于皖系,一出于直系,面和心不和了。

当然张作霖的势力不可小觑,但问题是1925年冬郭松林反奉事件完全破坏了奉军近代化的脚步,现在的奉系军队比之第二次直奉大战前的奉军完全是两支完全不同的部队。

还别说这个时候冯换章已经在五原誓师,全军集体加入kmt了。(其时还有国民军军官好奇的询问这个kmt又是哪路神仙

其实真正让广东国民政府、蒋中正这个时候执意北伐的就是这个冯换章,因为根据之前孙文与苏联签订的协定,北方是要交给冯换章打理的,这可是kmt人心里的一块心病;而且在冯换章去过莫斯科回来后,苏联明显加大了对冯换章的军火援助。(有学者认为给冯换章的军火甚至强于苏联给kmt的军火

正如单于当初所说的那样,这个时代没有谁是真正的傻子,苏联这种两面下注的手法kmt内部不会有人看不出来。至少蒋中正是看出来了的。

因此,北伐对于蒋中正来说势在必行。其实在国民政府正式誓师前远在韶关的第四军独立团与第九军一部早在四月底就开进了湖南。

1926年7月4日,国民党中央临时全体会议在广州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陈述了进行北伐推翻北洋政府的理由。宣言中说:

“本党从来主张用和平方法,建设统一政府,盖一则中华民国之政府,应由中华人民自起而建设;一则以凋敝之民生,不堪再经内乱之祸。故总理北上之时,即谆谆以开国民会议,解决时局,号召全国。孰知段贼于国民会议,阳诺而阴拒;而帝国主义者复煽动军阀,益肆凶焰。迄于今日,不特本党召集国民会议以谋和平统一之主张未能实现,而且卖国军阀吴佩孚得英帝国主义者之助,死灰复燃,竟欲效袁贼世凯之故智,大举外债,用以摧残国民独立自由之运动。帝国主义者复饵以关税增收之利益,与以金钱军械之接济,直接帮助吴贼压迫中国国民革命;间接即所以谋永久掌握中国关税之权,而使中国经济生命,陷于万劫不复之地。吴贼又见国民革命之势力日益扩张,卖国借款之狡计,势难得逞,乃一面更倾其全力,攻击国民革命根据地,既使匪徒扰乱广东,又纠集党羽侵入湘剩本党至此,忍无可忍,乃不能不出于出师之一途矣。”

7月9日,中国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当日,在广州东校场隆重举行蒋中正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和国民革命军北伐誓师大会。

党政军负责人和各界民众5万余人参加大会。国民政府代主席谭延恺授印,国民党中央党部代表吴稚晖授旗,蒋介石谨受宣誓毕并致答词,并举行阅兵式。誓词如下:

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

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日星。吊民伐罪,歼厥凶酋。保我平等,还我自由。

实行主义,牺牲个人。有进无退,革命精神。嗟我将士,同德同心。毋忘耻辱,毋惮艰辛。

毋惜尔死,毋偷尔生。壮烈之死,荣于偷生。嗟我将士,保此国家。嗟我将士,保此人民。

遵守纪律,服从司令。唯纪与律,可以致胜。生命为私,纪律为公。生命为轻,命令为重。

嗟我将士,团结精神。彻始彻终,相爱相亲。毋惧强敌,毋轻小丑。万众一心,风雨同舟。

我不杀贼,贼岂肯休。势不两立,义无夷犹。我不牺牲,国将沉沦。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民不安宁,民孰与生。嗟我将士,矢尔忠诚。三民主义,革命之魂。

嗟我将士,共赋同仇。革命不成,将士之羞。嗟我将士,如兄如弟,生则俱生。存亡绝续,决于今兹。不率从者,军法无私。

随后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名义,宣告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并发表了《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告将士书说明国民革命之目的与国民革命之任务》。(注1同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成立。

国民革命军北伐部队按以下序列组成:总司令蒋介石;苏联军事总顾问加仑;总司令部参谋长李济深,副参谋长白崇禧;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副主任郭沫若;第一军军长蒋介石兼任,后由何应钦接任;第二军军长谭延闿;第三军军长朱培德;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兼任;第五军军长李福林;第六军军长程潜;第七军军长李宗仁。此外,唐生智于6月2日宣布参加国民革命军,其部改称第八军,唐出任军长及前敌总指挥。

不过在阅兵式上却上演了滑稽的一目,为了阅兵式,蒋中正特意选了一匹浑身雪白的白马作为自己的坐骑。

可没想到这匹白马大概是从没经历过这么盛大的场面,竟在蒋中正入场时被礼炮声所惊,蒋中正被马掀翻在地,可他的脚却被马镫挂住。

当时在场的第一军全体将士以及谭延恺、何应钦等军政大员、5万现在民众亲眼目睹了北伐军总司令被马拖过受阅官兵面前。(注2

其时单于虽被授予了国民革命军少将一衔,但由于他练兵的名声响亮,被委任了受阅部队总指挥一职(其实就是第二师与第一师部分部队,因此没上主席台,而是站在收阅部队的最前面。

他亲眼目睹了这一滑稽的一幕,幸好他反应不慢,立刻与站在前排受阅的刘峙等人一拥而上拦住惊马,把蒋中正给解救下来。

蒋中正虽说没受什么大的伤,但是一身崭新的上将礼物却被拖的和叫化装一般。整个人更是被拖的灰头土脸。

遇到这样触霉头的事情谁心里也不舒服,不过所幸的是这马是蒋中正自己挑选的,没有任何人因为这件事被处理。不过总司令落马的消息虽经过封锁,还是以极快的速度传到了身在前线的各军长官耳朵里,其他军长们不过一笑而过,顶多就是说几句触霉头;只第八军军长唐生智信奉佛学,请了大德就这件事给自己算了一卦,得了一个“彼可取而代之”的卦语。

尽管有着这样触霉头的花絮,但阅兵式还是顺利的结束了。而阅兵式的结束则标志着北伐的帷幕正式展开。

*疲惫不堪分割线

注1:《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告将士书说明国民革命之目的与国民革命之任务》全文如下:

[要旨]

一、帝国主义为吾人真正之敌人,帝国主义一日不推dao,中国人民一日不得宁息。

二、革命军人不以军队为私有,惟恃主义以奋斗。

三、注意士兵之教育及生活。

四、革命武力应与国民相结合,应使革命武力成为国民之武力。

[本文]

六月五日,奉国民政府命令,特任蒋中正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中正才能浅薄,受兹重任,自愧不逮。惟革命指挥,必须统一,党员行动,未许自由。当此帝国主义与北方军阀联合进逼之时,捍难御侮,犹恐不及。况中正身许党国,何敢规避求全。既奉军令,惟竭驽钝,勉效驰驱。且自去岁以来,两次东征讨逆,一度旋师靖难,皆赖诸同志一心一德,同仇敌忾,得以迅奏肤功;迨南路荡平,广东遂以统一。今欲完成革命,统一中国,事虽艰钜,十倍曩昔,而诸同志之忠勇奋发,尤必视前百倍,中正敢不从诸同志之后,以尽革命一分子之责乎!国民革命之成败,全系于我将士诸同志之身,中正誓与我诸将士同生死,共成吾先大元帅未竟之志,谨于就职之始,列举四事,为诸将士告。

一、当认定帝国主义为吾人真正之目的敌先大元帅致力国民革命四十年,以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孰使中国不自由,不平等?曰惟帝国主义。故抵抗帝国主义,实为国民革命最大之使命。诸将士顾国民革命之名,而深思其义,必知吾人今日一切努力,皆当集中于此。帝国主义一日不推dao,中国人民一日不得宁息。不平等条约之桎梏,使我政治上,经济上,咸失自由,庶政无由整理,民生日益憔悴。土匪与军阀,乃皆为帝国主义之工具,内乱永无已时,吾人与土匪战,与军阀战,实皆间接与帝国主义战。最近吴佩孚之蹶而复起,谋害我革命根据地,尤显然得帝国主义者之助。帝国主义与为其工具之军阀,所视为不共戴天之仇者,惟力争中国自由平等之革命军人,我革命军人亦即誓与彼等不两立。当此之时,宜以最大之决心,为最后之努力。帝国主义者,虽有强大之武力与雄厚之财力。我国民革命军,如以物质言,无论军械饷项,皆不能与之颉顽。惟今日国民革命军之物质,与各国革命时代之情状相比较,则已不可谓不丰。诸将士当以大无畏之精神,预备以吾人宝贵之血肉,抵御帝国主义者犀利之枪炮,尤勿忘先大元帅革命军人以一当百之教训。就今日军队之人员言,固当以一敌百,即以饷弹之数量言,亦唯有以一比百,乃能使后方接济不绝,用之无穷也。至于个人成见,尤当为革命而牺牲,一致以帝国主义为公敌,歼除帝国主义工具之军阀与土匪,此则抵抗帝国主义所必采之手段。革命无难事,惟在始终不变其目的,必有完成其最后责任之一日。

二、当确信国民革命军为中国国民党之军队。革命军人与军阀之差别,一则决心与帝国主义搏战,一则甘为帝国主义之工具。然其所以致此差别者,则因革命军人不以军队为私有,惟持主义以奋斗;军阀则视军队为私产,防区为地盘,军民财政一手把持而囊括之;且不恤倒行逆施,依附帝国主义以求生存也。社会环境至为险恶,在在足以促军阀之造成。曾在革命旗帜下之军人,亦有中途变叛,与军阀同一祸国者。主义之信仰不深,环境之诱惑自易。中正尝谓军阀非尽其本人所愿为,乃环境压迫之使然者,此言非为军阀恕,乃愿我同志深自惕励,勿为环境所转移也。惟三民主义能防止军阀之发生,三民主义之真精神,为救国,为牺牲个人自由,为解放全人类之压迫,此皆与军阀根本不相容者。国民革命军应受党之指导及监督,成为党之军队,而竭力避免军阀之行径。上级官长当立志不占领地盘,不把持民政财政,不包庇烟赌。无论剿匪或作战,所得军械及一切战利品,必悉数呈报上官,听候处置,切勿隐匿不报,据为私有,希图扩充私人之军队。今日军阀咸为扩张自己实力之一念所误,人各求扩张其实力而漫无限制,必至罄所入之财,不足包所需之饷,政治因之紊乱,军纪因之废弛,卒之兵日多而无一兵可用,且部属效尤,同僚猜忌。师欲扩而为军,团亦欲扩而为师,孟子所谓先利后义不夺不餍者,其流弊直无异于自杀。中国革命数十年所以不能成功者,亦惟此而已。中正深信将士之必不为此。惟为防微杜渐计,为完成革命计,只有努力遵守党之纪律,实现党之主义,服从党之指挥。国民革命军乃党之所有,任何人不得而私也。党代表与政治工作人员,尤应有精神上之辅助团结。政治工作为革命精神之所寄,其职责之所在,必相与努力,促其完成,不得轻视。此为革命军真正命脉之一,慎勿等闲视之。

三、当尽力注意士兵之教育及生活。本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政纲,在对内政策第七项中,即规定注意改善下级军官及兵士之经济状况,并增进其法律地位,施行军队中农业及职业教育。自国民革命军成立,兵士之经济状况,较前之绝不发饷者,自稍改善;然以吾人之理想实尚远甚。本年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正即与诸同志提出改善士兵生活案,但仍限于环境,未能实行。农业职业各教育计画,犹为事实所限制,不遑计及。今日欲稍提高士兵之生活及教育,惟赖诸将士切实注意,各在其可能范围内力求改良而已。革命目的,在于解除一般人民之痛苦;士兵即受痛苦最甚之人民,投身军队以求解放,若仍使其饱尝痛苦,则一切主义皆属空谈。中正深信今日士兵皆为真正革命者,因其来自田间,备受压迫,如能明告以战争之目的,革命之意义,乃为其自身求解放,为我国家求独立,彼等必皆与帝国主义及军阀拼死作战。而我辈统兵者之是否真正革命,则须视其能否注意士兵生活而定。自古名将,无不与士卒同甘苦,视士卒如子弟。今日物质设备,即有未周,但官长能于士兵之食品服装卫生经理以及教育事项,多一分注意,则士兵必减少一分痛苦。官长当力求减低自己之生活,而提高士兵之生活。尤必须注意士兵精神上之安慰,对于军事政治,以及人生必具之各项智识,当随时随地,使士兵能有接受领悟之机会,革命事业之成败系此,诸将士个人之成败亦系此,中正不能不为严格之要求也。

四、当努力使国民革命军为人民之军队。先大元帅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离粤北上时,曾发布宣言,谓武力与帝国主义结合者无不败,与国民结合以速国民革命之进行者无不胜。今日以后,当划一国民革命之新时代,第一步使武力与国民相结合,第二步使武力为国民之武力,国民革命必于此时乃能告厥成功,此吾人一日不能或忘之宝训也。北方国民军,以能实行‘不扰民真爱民’之标语,虽遇强敌,终不挫败,彼盖亦接受先大元帅之教训者。我国民革命军之有今日,尤全以与国民相结合之故。东江之战,广州近郊之战,南路之战,皆奉民意为指归,得人民之赞助。惟吾人欲求国民革命之完全成功,犹不能以此为满足,当使全国人民能起而自谋其利益。盖以帝国主义与军阀顽强,我国民革命军即能将其击破,逆料彼等摧败之余,反动必且更烈。欲使帝国主义与军阀不能死灰复燃之计,必须全国人民皆能起而共同奋斗,与反动势力作不断之决战也。国民革命之责任,不徒为人民除平时之祸害,并当为人民谋永久之幸福;不徒为人民执捍御之劳,并当扶助人民使有自卫之能力。诸将士自民间来,必思到民间去;宜随时随地,力与民众相接近,与民众同甘苦,满足民众对于革命军人之要求。凡本党政纲所定,与人民团体之发展及一般之福利有关者,诸将士咸当切实奉行,勿视为纸上空谈。尤必依据先大元帅所著之建国大纲,实行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培养人民自治能力之必要政策,盖必如是而后可使武力为人民之武力也。

凡此四事,皆为其荦荦大者。中正深信此四者能实行,则国民革命军必得完全之胜利,而中国之自由平等,亦即可依诸将士之奋斗而达到目的。若夫严申军纪,则有革命军特定之连坐法,与革命军刑事条例在,而‘新兵精神教育问答’‘战斗秘诀’‘日课问答’‘革命军口号’诸条项,党军用之而着效者,惟期诸将士朝夕讽诵,勿视为具文。抑中正尤有言者,自来革命之成功,战事之胜利,其惟一原则在指挥统一,势力集中。集中则团结坚强,行动一致,乃能发生效力;统一则统计便利,整理有方,平时有系统之准备,各自为全盘之规画,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兵多固操必胜之权,兵少亦立不败之地。否则人自为战,各自为政,命令失效,训练困难。有利则相争攘,遇难则相推诿,不幸小有挫折,辄至全部崩坏,九节度之师,溃于相州,可为殷鉴。中国革命,历次失败,其原因亦多在此。今日为吾党生死关头,再不于此注意,非仅革命无成,我侪咸将不知死所矣。惟所谓集中统一者,必以党与政府之命令为归,而非如军阀之以个人为重。中正自立志革命,以至兴学教战率师东征,未尝敢稍蹈割据抗命之习,尤不敢营私舞弊,敛财纳贿。如中正有一毫自私自利类于军阀之行径,则凡我将士咸得起而举发其事实,中正甘受党与政府极严厉之制裁。吾人所任职务,就军队系统言,阶级不容稍紊,然在党义上,则皆为同志。革命军之基础,全在下层,其愿诸将士以同志与党员之资格,监督上官;勿以阶级区分,而致实际暌隔,失却革命之精神。惟实施命令,恪守军纪,必须严厉施行,彻底要求,此为责任与职权所在,亦不容有丝毫假借也。中正与诸将士情同手足,足托腹心,言虽繁冗,尚不百一,惟冀鉴其愚诚,共同奋斗,以促国民革命之完成,则幸甚矣。

注二:蒋中正落马这件事其实是发生在打下南昌以后的进城仪式上,当然也是阅兵式就是了。结果在场的唐生智看到这一幕确实是请人算了一卦,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壮哉!黄埔》我想了想,干脆就挪到北伐出征时算了。

;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