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八十九回 死战(六)

五省联军停止进攻让北伐军这边也大大的松了一个口气,刚才五省联军那次攻势差点就突破了第一、三团的防线了。即便如此,第一、三团为了抵挡住敌军的攻势也付出了较大的伤亡。章烈的特务连死的还剩一个排,而第三团更惨,吴继光与雷震都挂了彩。而一、三团报上来的伤亡人数也让单于看的是一阵皱眉。

将伤亡统计与第一、三团的报告递给杨杰后,单于拿过手边的水杯咕噜咕噜的喝起凉水来。

“看来我之前的判断还是太过乐观了,高估了第一、三团的战斗力。要不是一定与显祖关键时刻顶到一线去,搞不好就被刘士林冲到城下了。”放下水杯心有余悸的单于对暂任参谋长的杨杰说道。

“其实情况没那么遭。”杨杰仔细看了两位团长发来的报告,捏了捏鼻梁说道:“从章、吴两位团长的报告看,部队的伤亡多是因为这两个团的老兵抽调的太厉害的缘故,而且新兵们之前也没经历过这样的恶战,经验上难免有欠缺。不过相信经历过这一次后,这些新兵心里有了底,以后敌人想突破就没那么容易了。况且就永修这个地形来看,一、三团负责守备的地区有潦河环绕,战场空间有限,就是卢香亭、刘士林想把主攻方向放在这两个地区也摆不下那么多的部队。第一、三团的阵地依我看还是没问题的。一团就不说了,地形好的那是没话说,况且就算刘士林能拿下一团地阵地。可要想从东面大规模进攻永修,部队就要从二团阵地上绕过去;而三团的地形虽说没有一团那么出色,但是背后还有咱们一个团在云居山上呢,真从这边主攻,首先就得拿下云居山这个战略制高点。可要想拿下这个制高点就得把后背亮给三团。比起这两个团反而我担心二团,毕竟从地形等各方面考虑,就二团负责防守的正面空间最大。可以容纳的部队也多。敌人要真是横下一条心硬是要用人命换的话,恐怕也未必换不下来。咱们的重武器以及马克沁机枪数量还是少啊。”

杨杰这个人做参谋长那是绝对合格的,大局观非常好,虽说实际领兵打仗确实有些缺陷。他这一席话确实显示了自己地水平。

单于听了杨杰这番发言,也禁不住点头说道:“其实我就是考虑到这一点,这才让胡寿山负责守正面地。而且大部分重武器与机枪也是集中在他那边的。不过卢香亭要真是发疯要拿人命来换,二团负责的正面确实够呛。幸好这次是刘士林吃不住劲,主动停火。给了咱们喘息的机会。不过耿光兄,虽说一、三团没必要太过担心,但这次他们的伤亡毕竟很大,你看是不是支援他们一些部队?”

“咱们手上现在只有一个警卫连,一个手枪连,一个特务连以及辎重连和骑兵营外加一些文职、卫生兵、火头兵什么的。本钱不多,还得给二团留下一批人,城里和师部也要留人。就给他们一个警卫连吧,给一定(章烈一个排,剩下两个排都给显祖(吴继光那边。”杨杰这个时候就像一个抠门的土财主,吝啬着手里的部队。

单于见杨杰计较地清楚,也就同意了杨杰的提议。不过他对着正准备传令的参谋又多叮嘱了一句。让参谋给章烈、吴继光以及胡宗南带话,要他们把重伤员乘着停火的这个空档全转移到城内来。特别是一、三团,更是不能有丝毫的耽误,因为这两个团多是新兵,伤员的哀嚎与呻吟极易削弱新兵的斗志。

单于吩咐完参谋。看着事情都处理的差不多了。伸了伸懒腰对杨杰说道:“其实咱们想要守住永修,还得靠李军长和程总指挥这些外围部队以及南昌那边地战场态势。”

单于这么说其实还是很给杨杰面子的。谁都知道李宗仁的第七军正面还有颜景琮的第六路军,南昌那边的攻城战也不是短时间就能结束地。真正依靠的还得是避战而去的程潜的第六军。虽说程潜第六军战力微弱,可好歹还是有那么五六个团的兵力,要是他们能配合一下,从卢香亭地侧翼发起牵制性攻击,永修地压力就会小上许多了。当然这话单于没办法当着杨杰的面明说。

杨杰听了单于这一席话脸上也是微微一红,他到是想帮程潜说几句好话,可想了半天却觉得没什么好说地。

“耿光兄,反正现在咱们不着急,不如等会刘士林的说客到了,咱们和他拖延拖延时间,怎么样?”见杨杰颇为尴尬,单于连忙岔开话题。

“这么做也好,就拖上一拖。”杨杰想了想,觉得单于这个拖延战术其实也不错,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万一刘士林看出来怎么办?”

“刘士林看出来就看出来呗,有什么关系?这事成与不成也都不关大局。”单于不以为意的说道。

而正在单于与杨杰商量细节的时候,刘士林派遣的代表张宪实也正通过二团的阵地。当然黑布蒙眼的待遇还是享受的,不过这也是民国时期的惯例了,张宪实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张宪实虽说眼睛被蒙上,但就简单与二团的接触后他觉得自己面前这支部队与自己的部队有些不一样,但具体有什么不一样这么短时间的接触他也说不出来。过了好一会儿,张宪实头上的黑布被人拿开了,原来这个时候他已经来到了第一师的指挥部。

“张先生请进吧,另外二位就在这喝口茶等会吧。”负责接待张宪实一行人的陈玉见张宪实的两位随员也有想跟张宪实进去地意思,客气而坚决的阻拦了。这两人一看就是军人,在这个当口陈玉可不敢放他们进去。虽说也有卫兵,可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

“既然主人家说话了,咱们就客随主便吧。想来单师长虽然年少也不会那么没有气度做出扣下我的事来。再说要是他真扣下我,就算多了你们两个人也是没有用的。”张宪实见刘士林派给他的两人似乎想和陈玉理论,于是对两人说道。不过这话里讥讽单于的意思也是相当浓厚的。

那两人见张宪实发话了,也就不说什么了。也就跟着第一师地人下去休息去了,而陈玉听了张宪实这话虽然心里不甚舒服。但依然满脸笑容地把张宪实引入了内堂。

张宪实来到内堂。只见内堂分左右正座着两人。一人年约20来岁,没穿将官服,只是穿了一身脏兮兮的上等兵军服。样貌虽说还算清秀,可也没有什么双手过膝的异象,而略显女气的弯眉让这个年轻人更加没有什么不怒自威的威严。要不是此时此地,此人又穿了一身军服,张宪实大概会以为此人是一个学生。而旁边一人就气派多了,浑身上下。一举一动都显得那么军人味十足。可流露出的气质又不是他的恩主刘士林那般的丘八气,而是一副儒将地气质。若不是事先知道粤军第一师的师长是一个年纪不到而立的娃娃,他肯定会认定这个人才是师长。

而当张宪实打量单于与杨杰的同时,单于也在打量他。此人一身长袍,一点军人味都没有,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儒雅长者。

这个时候单于心里一动,他在之前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说在民国初期的北洋时代。无论哪个系统,无论什么出身,北洋派系的将领都爱用一些在前清取过功名的人作为幕友,难道自己面前这个儒雅地长者也是如此?

想到这里单于心里一动,没等张宪实开口。抢先说道:“看张翁这个样子,莫非张翁曾在前清取过功名?是那科的进士?”

单于说话时,张宪实刚刚落座,万没想到自己面前这个娃娃师长居然一口把自己猜个八九不离十,心里虽然一紧。不过面上还是一派从容。朝单于拱了拱手说道:“说来惭愧,前清最后一科举试老朽不过种了一个举人。没曾中过进士。”张宪实对于他没能考上进士心里一直隐隐为憾,因此最后一句话显得颇为寂寥。

单于到是知道张宪实这类人的想法,虽然心里暗自发笑,不过嘴里却安慰张宪实道:“张翁才过半百,哪里说的上什么老朽;再说能考上举人已经很不简单了,张翁何必感伤呢。”

反正越拖时间对第一师越有利,单于也就乐得和张宪实扯扯闲篇。

而在张宪实来说,这个年轻人不但没有时下一般年少得志者的骄狂,就连新青年通常看不起科举地那种习气也是半点没有,因此对面前这个言语有理的年轻人到是大起好感。

“往者已矣,就不去说他了;老朽这次来的目的相比单师长也有所了解吧。鄙上刘司令悲天悯人,对兄弟倪墙的事情向来是不热衷地;可惜贵党与赤匪勾结要坏我华夏衣冠,这才愤而迎战,不过刘司令对单师长这种年轻俊杰还是很欣赏地。也不忍心看到单师长这般的英雄少年折翼此地。要是单师长愿意让城别走,刘司令保证不会追击,还会奉上程仪若干;若是单师长愿意弃暗投明,刘司令也答应至少保证单师长一个军长地位置。不知道单师长意下如何?”张宪实坦然的把刘士林开出的条件说了出来。

单于虽然暗自好笑张宪实对刘士林的吹捧,不过还是按照之前与杨杰商议的那样,和刘士林玩玩拖延战术,因此朝杨杰望了一眼,转过头对张宪实说道:“原来贵上对单某人如此的欣赏,这还真让我受宠若惊啊。既然刘司令抬爱,单某也不能不识趣,敢问要是单某让城别走刘司令的程仪若干是多少?要是我率部倒戈,我想把我的部队扩编成三个师,不晓得刘司令能不能答应这个条件”

“啊!?”张宪实万没想到自己一开出条件,自己面前这个年轻人就积极应价了。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