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6章 第一桶金的构想

杨晓知道这是开心的眼泪,并没有打扰母亲的情绪。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母亲的要求如此简单,只是如此简单的一顿饭,便会让她开心成这样。而就是这点,杨晓在前世却做不到。

吃罢饭之后,杨晓抢着去收拾了碗筷,接着又拿到厨房去洗刷。在这个过程中,于秀芬并没有打扰他。而是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他的动作。也许杨晓学习不好,让一世刚强的她在自己的兄弟和姐妹面前抬不起头来。但在此刻,他是最优秀的。他所做的一切,是所有的孩子在这个年纪都无法给她的。在此刻,她的心中无比的骄傲。

洗完碗之后,杨晓这才又倒了一杯水,放到母亲的面前。这才打算回去自己小屋,去温习他刚刚翻出来的化学书。

由于化学是初三才开始学的课程,所以才会幸免于难。这也是杨晓除了生理卫生之外,唯一找到的一本初中的基础书。

而就在这一刹那,他的眼神突然落到了母亲刚刚拿起来的报纸上。

“吉省广播电视报!”

几个熟悉的大字,立刻便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在九十年代,人们的娱乐活动少的可怜。而且白通市乃是吉省最小的地级市,整个城市便连电影院也才不过两家。人们的业余生活,便只是呆在家中看电视了。此时,有线电视也才刚刚出现,许多家里的电视还是那种依靠着天线收台的阶段。

为了不错过精彩的电视节目,许多人家每周都会花上五毛钱,去买一份吉省广播电视报,又或者是白通市广播电视报。

身为重生者的优势,便在于他能掌握许多后世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杨晓大多数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他知道股市初期会极火爆,也知道亿安神话,更知道后世互联网的时代,以及微软和苹果会迈上神坛,甚至还知道汽油将会涨到八块多钱。

但是这一切离他太过遥远了,他甚至还记得一组体彩头等奖号码的前六位,因为那组号码与他老丈母娘家电话号的头六位是一样的。但是可惜的是,现在是一九九零年,离那组号码开出来的时间,最少还有八九年的时间。

“或许我可以利用报纸来赚上我的第一桶金!”杨晓的脑海里立时浮现出这个念头。

“一张报纸的批发价是三角五,售价是五角钱,可以竟赚一毛五分钱。如果一天卖出去一百份的话,我能赚到的钱,便会比我的父母一天的工资还要多。而且成本极低,只要三十五块钱便可以启动!而最大的优势,便是三舅母便在邮电局上班,而且还是一个领导。如果找她的话,拿到报纸是不成问题的!”杨晓的脑海里不断的分析着。

“怎么了!杨晓!”于秀芬注意到了儿子的思索,奇怪的问道。

“妈!有几件事,我想与你商量一下!”杨晓坐到于秀芬的面前。

“说吧!”于秀芬看着杨晓好似大人一般严肃的表情,微微笑了一下。

“我们老师家有个亲戚想弄点广播电视报去卖,三舅母不是在邮电局上班吗?你能不能帮忙说一下,看看上她那去进点报纸!”杨晓试探道。

“这事好办!”于秀芬点了点头。

对于这种举手之劳的小事,于秀芬是极为乐意相帮的,更何况这还是杨晓老师的亲戚。能帮老师办点事,可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其它的两件事情呢?”于秀芬接着问道。

“你先给三舅母打电话吧!妈,一会再说那两件事!”杨晓在此事没有定下之时,当然不会说后面的事情,因为说了也没有用。

“好吧!好吧!”于秀芬被儿子催促,无奈的站了起来。进入到卧室去打电话。

“凤兰呀!有个事麻烦你。杨晓不是上高中了吗?他们老师家有个亲戚,想进点电视报去卖,你那里行呀,那我就让他找你了!”母亲打电话的声音,从屋里传了出来。

听到这里,杨晓竟然有些小兴奋,虽然才是每天几十块钱的买卖。但是对于杨晓来讲,却无疑是他为了自己的未来可能迈出去的第一步。

“好了,你三舅妈说帮你说说,你让你们老师的亲戚去找她就行。名字和地址,就不用我告诉你了吧!”于秀芬走了出来,笑呵呵的道。

“好!我下午就去告诉老师!”杨晓点了点头。他是不想和母亲撒慌的。但是他也没有办法,他总不能说他打算进点电视报去卖吧,那样的话,于秀芬虽然不会打他,但也绝对把他训的连声都不敢吱的。

“妈,我们今天考试了!”杨晓接着又道。

“嗯!”于秀芬一听到考试的事情,立时把头抬了起来,眼中露出了希望的光线。

“我有预感,我的成绩这次可能不太好!”杨晓也只能这么说。

于秀芬是花了三千块钱才把杨晓送进的局高中,自然知道如果考试的话,他的成绩不会太好。此时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却没有太过失望。毕竟和以前相比,杨晓便连是否考试都不会主动告诉她,又或者是一提考试成绩如何,他就说还行吧,要强上许多。

因为以前失望太多,现在听到截然不同的答案后。她非但没有失望,反而心里有了稍许的欣慰。反问道:“知道有差距就是好事,你才刚上高中,用点心就会赶上去的。你小时候别人都说脑瓜好使,就是不用在正地方。你只要稍微努点力,我想成绩一定没有问题的。”

这句话,杨晓以前听了不下二百遍,但却从来没有往心里去,此时再听,却是有一种别样的心思。那种望子成龙的心情,那种希望他以后过得好的心情。

“放心吧!妈!期中考试我一定要考进全班的前二十名!”杨晓向于秀芬保证道。

于秀芬虽然不太相信杨晓的发誓,但却知道此时不能打击的积极性,便连连点头:“男子汉大丈夫,你可要说到做到!”

“我一定说到做到,便像您当年从工厂走出来一样的努力!”杨晓崇拜的看了于秀芬一眼。

这是于秀芬最骄傲的事情,杨晓的姥爷于万田,曾经是白通市下面江临县的县长,而后又调任到了白通县的劳动局局长,但是他却从来为自己的子女安排过任何工作,是个绝对纯粹的老革命。

于秀芬少时便在江临县的戏曲学校读书,上了初中之后,又经历了下乡运动。返城之后,在白通县的电子仪器厂上班。当时担任是的冼工,是属于工人技师的一员。但生性好强的她,却不甘心这种生活。在生完杨晓之后,报名上了夜大。每天晚上都会学习到深夜三点左右,而后第二天还得起来上班。

就这样,在她不懈的努力下,终于考上了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夜大,而后又去省会春城脱产学习了一年之后。回来又经过一系列的努力,进入了市政府的市志办工作,后来又调任到党史研究室任副主任。

市志办和党史办虽然是市政中最平凡的两个部门,也没有任何实权。但是毕竟是事业编制,与工人编制不同,这也成了电子仪器厂的一个美谈。同时,也使得杨晓的家庭条件,在自己的同班中,属于中等偏上一点的水平。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杨晓家里因为不太穷。所以杨晓到了大学毕业之后的一段时间,也没有当起来家。

听到杨晓这么说,于秀芬的心里更加开心,任何一个父母都希望成为孩子的偶像。于秀芬当年的努力能够得到儿子的认可,这是她最大的骄傲。

“我也相信你能说到做到”于秀芬面带笑容的看着杨晓。

“妈,我以后中午不想回家吃饭了!”杨晓这才把第三件,也是最重要的事情说出来。

“说说原因?”

“学校中午有食堂,我吃完饭就可以去班级,如果有不会的东西可以问同学。而且,我也不想你每天中午下班之后,就得马上赶回家做饭。而后,呆不了多大一会,你就还得上班!”

“才做了一天饭,就不耐烦了呀!”于秀芬笑问道。

“哪有?”杨晓连连摆手。

“学校食堂的饭会有妈妈做的好吃吗?”于秀芬接着问道。

“当然没有了!妈妈做的饭最好吃!”杨晓拍马屁道。

“那就是了!”于秀芬回答道:“关于你早点去班级的事,全由你自己做主。你可以吃完饭就去学校!家离学校离的并不远!”

杨晓知道这是母亲的一番好意,但是他却有中午必须出去的理由,否则的话,他怎么去卖报纸!便争辩道:“妈,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是矿上的,他们都在食堂吃饭的。我不想天天回家,想在学校呆一会,多认识一些同学!”

“多认识一些同学没有坏处!”看着杨晓有些焦急的样子,于秀芬的心里偷笑起来。她并不是不开明的母亲,儿子这么大了,必须有自己的朋友圈子。

她想了一下,才终于点了点头:“你打算要多少钱的伙食费呀!”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