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四节:江上琴鸣

更新时间:20131006

中秋过后,天气渐渐转寒。

火烧“花好月圆”后,静好一路北上,昼行夜伏。这日趁着天气晴好,便多走了些路,不曾想,在傍晚时分,路遇一条大江。抬眼望去,这江竟一眼望不到头。

想回头已是不可能,只能硬着头皮上前。

所幸,沿江停靠着许多摆渡的小船。随着夜色的降临,小船上灯火点点。

这些小船或停靠岸边,或漂泊在江面上,或远或近,或密集在一块,或独占一角。因了这些小船的点缀,因了这灯火的闪烁,整个江面温情而美丽。

静好雇了一艘小船。

船主是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妻,收了静好一两银子,并告诉静好,晚间不出船,白天在送静好过江。

这老夫妻极是好客,腾出了船仓,让静好在里面过夜,自己却是斜靠在船头,煮一些茶水来御寒。

小船在江水中微微荡漾着,夜风徐徐吹着,在点点灯火中,还会传来丝丝琴音。如此良辰美景,静好怎么能睡的着呢。

静好也来到船头和老夫妻坐一块,煮茶喝茶。

老头话不多,老婆子话倒多,瞅了瞅坐在船头发呆的静好,笑着说,“姑娘,过江这是要去哪儿?”

“随便逛逛。”

“现在世道不怎么太平,你一个姑娘家,孤身一人可要小心才是。”

“谢谢婆婆关心。”静好听了这话,有些想笑。

老婆子见静好话不多,也安静了一些。

过不了多久,又对这老头说,“听说今天晚上有大风暴,晚间,船老大都不开船的,怎么在这江中心还停着一艘大船呢?”老婆子说着,还朝着江面指着。

静好和老头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朝着远处的江面望去,江面果真停着一艘大船,整艘船上是灯火通明,人影绰绰,岂是这些小船的点点灯火可比的。

老头子只是愣愣地看着,并不答话。

小船又恢复了安静,很突兀地,老头子又说话了,“那是大户人家的官船,龙王爷是不会收的,它停在这儿自是不碍事的。”

静好听了老头子的话,险些笑出声来,风暴还能辨得出穷富吗?

“哎,今晚上若真是来了大风暴,明日不知又要轮到谁家的闺女去祭祀龙王呢?”老婆子听了老头子的话,又冒出了这样一句话。

老婆子的话,老头子一向是不爱搭理的。

静好到觉得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便问道,“婆婆,您刚才讲的是祭祀是什么事啊?”

老婆子又叹了一声,说道,“姑娘是外地人,可能不知道,我们这一带的人都是靠江吃江,祖祖辈辈都是靠在江里打鱼为生。我们最怕的就是江上起大风暴,每次起大风暴,我们这些小门小户的渔民都只能拴紧小船,整日整日的躲着,等大风暴过了,才能出去打鱼。可是大风暴一来就数日不走,我们无法打鱼,收成自是不好。

前年,我们这里来了一个道行高深的老道,他说这里之所以风暴连连是因为这里的乡民没有去拜祭龙王爷,所以惹龙王生气,故此弄些风暴来惩戒我们。”

“那您刚才说的用闺女去祭祀又是怎么回事?”

“哎,那老道说这龙王就是喜欢年轻貌美的姑娘,如果在风暴第二日,往江中献上一名女子,龙王自会息怒,也不会再兴风作浪。”

静好听了,脊梁骨阵阵发冷。

皱着眉头问道,“难不成,你们真的愿意拿闺女去献祭龙王?”

老婆子看了静好一眼,苦笑一声,“谁家的孩子不是宝?谁都不愿意,所以那些有钱的人家都拿了大量的银钱去讨好老道,让老道去跟龙王求个情。没钱的人家拿不出银两来,没啥法子,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家的闺女被扔向江中。”

“这种事,官府不管吗?”

“官府怎么会管?官府还指望着这老道聚财呢,下手比这老道还狠。”老头子头望着江中,冷冷说道。

静好叹一声,不做声了,船头一片安静。

远处遥遥传来阵阵琴音,和着晚风,踏着江浪。这琴声入耳竟是声声凄清,恰如这江中晚景。静好侧耳细听,辨得出这琴曲是《渔舟唱晚》。静好拿出随身携带的长笛,和着这古琴声,也随之吹奏起来。笛音清和,琴声凄清,在这江面上飘来荡去,如同天籁之音。这古琴的主人许是听到了远处而来的笛音,稍有停顿,又弹奏起来。

江风过,笛音止,琴声消。

船头的老婆子看着静好,只是笑,说道,“姑娘,吹得真好听。我们这江上,每晚都有人弹琴,可都不如姑娘吹的好听。趁着这兴致,姑娘再吹奏一曲可好,让我这老婆子也开开眼界。”

静好笑笑,不做声,将长笛横在嘴边,略一思索,决心吹一曲《春江花月夜》。这曲较之《渔舟唱晚》要清越许多。

静好才起头,远处便传来了凄清的琴音。这琴音不高不低,处处和着笛音。静好辨这琴音,发现这琴音竟是从那江中心处的大船传来。

江面夜晚,灯火点点,夜风拂过,如天籁之音的琴笛之音,给这夜晚平添了几分生趣。

正吹得兴起,江面上的风越来越大,浪也越发大了,小船也随着江浪荡起老高。风咆哮着,以摧朽拉枯之势,席卷整个江面。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

老夫妻俩拉着静好进了船仓,老头子只是木呆呆地坐着,老婆子却是双手合十,不停地祷告着。静好撩开船帘朝外看,江面上浪涛翻滚,外面的景物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江面上的点点灯火也不知所踪。

眯着眼,侧耳细听,能听到狂风大浪中,夹着人们的嚎叫声,这嚎叫声初而大,尔后便小了,紧接着又是大声嚎叫。“江中心的那艘大船想必是翻船了。”船仓中的老头子没头脑地说了这么一句话。

“可是,您刚才不是说,这样的大船,龙王爷不会要。”静好问道。

老头子不做声了。

静好又细细打量着江面,只见在离小船不远处的江面上,有一个白色的身影在起起伏伏。“老头子,好像是有人落水了。”老婆子惊叫道。

说时迟那时快,静好已经窜了出去。“姑娘,不要”老婆子刚张口,声音就被风刮跑了。

一袭白衣的静好双臂展开,脚尖踏着浪,几个起落,便来到了白衣身影落水的地方,一个猛子扎进了水里。

奋力游到那人身旁,双手将那人托起,那人虽跌至水中,手中却紧紧抱着古琴,不愿撒手。

静好双手托着那人,在风浪中奋力搏击,好不容易游到大船旁边。这大船虽然在风雨中摇摇晃晃,却并没有被大浪打翻。才游至大船旁边,船边便有人丢下绳索搭救。静好一手牵引这那人,一手抓住绳索,一个纵身,便跃身上船。

船上一群人涌了上来,个个带着哭腔,叫着,“爷,爷”紧接着这些人便将落水之人抬进船中。静好一身湿漉漉地站在大船的甲板上,倒是有一个小姑娘过来,说,江上风浪大,请静好进入船中避寒。

静好推说在甲板上站会就走。

小姑娘见静好执意若此,也不强求,只是命人在甲板上生了火,让静好取暖。

江面风浪太大,刚才为了救人,实在是花了不少力气,若冒然回去,生还机会不大。思及于此,索性坐下烤火。

偌大的甲板上,火光摇曳,静好孤身而坐,身旁是那人手中的古琴。静好拿过古琴,双手轻轻抚摸着。

这纹理,想是有些年月了吧。

船中,人们的脚步匆匆,悄声小语。想必正在施法抢救吧。

静好双手搭在琴上,便再也拿不下来了。不知不觉地弹奏起来,随心而弹,没曾想自己弹奏的竟是《渔舟唱晚》。

江面上,风声,浪声,琴声,声声入耳。

船中,那落水之人躺在床上,微微睁开双眼。便有人惊呼,“醒了,醒了,爷醒了。”

“太好了,爷醒了。”船中之人皆雀跃起来。

那落水之人,皱皱眉头,问道,“何人救了我?”

“一位白衣女子,她还在船头呢,说是等风暴过了,再走。”

“方才,我听到琴声,是从船头传来的吧?”

“回禀爷,是那女子在船头弹琴。”

“啊,那可是爷的逍遥笑,你怎么能人随便碰了?”旁边有人呵斥道。

“罢了,罢了,扶我去船头看看。”

“爷,您方才才脱难,恐怕不太好。”有人上来劝道。

然那落水之人已经坐了起来,意欲站起来。众人见状,只得搀扶他朝着船头走去。

然,船头之上,那架古琴孤零零地横在火堆旁,那白衣女子早已不知所踪。

那落水之人叫退众人,提步走至火堆旁,坐在古琴旁,双手抚上琴弦,清越的琴声响了起来,众人一听,他弹奏的竟是《春江花月夜》。只是,他弹了许久,江面之上再也没有笛音与之相和。

“爷,刚醒,便弹琴,恐对身子不好吧。”

“哎,爷执意如此,我等怎能阻挡的了。”

这夜,风声,浪声,琴声声声入耳。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