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卷二第十四章

坐上马车,狄敖顺一顺衣摆。罢了,眸光不自觉的停留在自己的右手上。脑海里,是方才捉住雅诗手腕的画面。

心里,是方才捉住雅诗手腕的感觉。

纤细的胳膊,微凉的触感。

不喜不怒,不惊不恼的眸光。

狄敖阖上双目,企图抹去脑海里的画面,却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了古琴的声音,正是他所谱的竹下清歌。

曲调是他的曲调,却悠扬细腻,全没有他所弹奏的深沉之感。

虽是有这强烈的反差,但如此这般风格弹奏出来的感觉竟是丝毫不逊于他的风格。甚至,还好似有着一股微妙的感染力,叫人不禁眉目舒展。

是谁?

狄敖掀开马车窗幔,想辨一辨这琴声传来的方向。

“太子可是听到您的竹下清歌了?”驾马车的侍人小庸子问道。

“听得出是哪里传来的?”狄敖问。

“像是讲坛那边。”小庸子回道。

“绕去正门。”作出指令的同时,狄敖放下窗幔。

“好的。”小庸子拽紧了缰绳。

果不其然,愈是离得正门越近,这琴音便越强。

只可惜,待得狄敖终是透过正门那里瞧见此刻端坐在讲坛七八个小学徒中间弹奏这一曲竹下清歌之人的面容之时,这一曲已近尾声。

那个人瘦瘦小小,若不是坐在高处,怕是早埋在人群里瞧不见了。

她一双纤细的胳膊从衣袖里露出,垂首拨弦,额前发与衣袖一起随风而荡。

一曲终了,小妮子双手展开,抚平琴弦,随后将挽起的衣袖抚平。抬头,嘴角衔笑。

“那位学生,请简单谈谈,方才这一曲吧。”

此刻,仿若被点到的是自己一般,狄敖的心“咯噔”一下。

小妮子这句话罢,旋即与身旁的小学徒笑在一处。

狄敖早瞧出了她这一连串的动作均是在学自己,而她那句话更是将自己模仿的惟妙惟肖。

回过神儿的狄敖哭笑不得的叹了口气,再看那处,小妮子已与旁人去了别处。

整个讲坛上,空无一物。

风,吹动了门旁的梧桐枝桠。

树影摇曳。

入了眼,摇动着心灵。

只是个小妮子罢了。

狄敖负手站在城墙之上,思绪好像眼前的流云,不停的变幻。每一次的尽头,却总能不自觉的幻化成同一个面容,同一个表情。

身为太子,觉悟自然是非同凡人。就好像,此刻走在他脚下的平民只是看得见视线平行的地方,而他就要开阔的多。

所以,他只当那是一朵开又败的昙花,或是天边的浮云。

不去想就忘了,再见也不会再是当初了。

只可惜,再精明的人,有时候也会估算错误。

尤其是对感情。

“对了,大哥。”下朝之后狄梵溜到狄敖身边,甚为八卦的道,“你还记得那个雅诗么?”

“嗯?”

已是好久没触及这个名字了。刻意去忘记的名字此时被提起多少是有些不悦。

但狄敖还是压住了心虚,装作没有忆起这个名字。

“哦,就是那日你随我去资晟堂见过的小丫头。”狄梵见狄敖像是忘了这个人,提醒道。

“噢,她,嗯。”狄敖佯装忆起,却又不是十分清楚的模样。

“还以为大哥记得她呢。”狄梵碎碎念。

“怎么了?”狄敖瞧他不对劲,偏头问道。

“没什么,没什么。就是听她说她要嫁人了,想起来就告诉你一声。”狄梵随意道。

嫁人?

嫁人。

狄敖在脑子里将这两个字反应了一番,佯装随口道,“这么小个姑娘,就嫁人了?”

“嘿,太子殿下,您后宫的妃子怕是比她小的也有几个吧。”狄梵笑道。

“哦,是么。”

一直以来,想起雅诗,狄敖只觉得她是个小孩子,是个需要疼惜,需要教诲的小孩子。却全没有将她与“女人”联系到一起。而至于自己的妃子,其实有几人,长得什么样,狄敖没什么概念。

直到看着眼前这些写着名字的彩带,狄敖才恍然母后在逝去之前,已为自己纳了这么多妃子了。

说来,华国的后宫穿戴能够很明确的区分身份地位。区分的标准便是女子腰间腰带的颜色。

华国以红为贵,其次是蓝、黄、绿、紫、橙。

狄敖忆不起这些人的样貌。

这些丝缎握在手里,微凉的感觉。冲击着神经,叫他想起一些类似的感觉。

眉头拧成了山,手里的丝缎拧在一起。

那些名字成了褶皱,看不清了本来的面目,就像这些名字的拥有者一样可悲。

后来,酒精漫在了上头,将他们彻底浸染,冲淡。

狄敖感觉自己浑身轻飘飘的,走起路来好似一阵风一般,少有的轻快,心底很是畅快。

他瞧了瞧四下里,像是在自家宫殿,只是屋子内没什么光,有些黑。于是,他几步走到门边,将房门打开,却没想到迎面遇见了皇后。

“敖儿,可将太傅教的书都抄好了?”皇后见他欲出门,第一句便是问了这个。

嗯?

此情此景甚为熟悉,像是自己年幼时候母后曾问过自己的话,可为何又会发生在眼前呢?

“母后。”狄敖略有些疑惑的唤了一声。

皇后迈进门里来,与此同时,大门徐徐打开。屋外的阳光顷刻泄进屋里来。

皇后站在耀眼的阳光里,周身泛着莹白的光,“敖儿,将来要像你爹一样,站在这个国家的最高处,福泽天下。”

狄敖的父皇是一代切实为民的好皇帝,他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将华国推向了一个富饶强盛的高峰。

狄敖的母后是打心里爱慕着狄敖的父皇,尽管他可以分给她的爱多是那写在本子上的赏赐,至多,是每每佳节宴会上的执手相牵。

每每从母后口中听到父皇,都是赞不绝口。然,他还是在无人的时候撞见过几次母后独自落泪。

二十多年的深宫生活,叫狄敖明白了两件事,国君的责任和后宫的勾心斗角,就像父皇亲临战场之时,母后在宫内众说纷纭的死。

【后宫是个金丝铁笼,我不舍把你锁进这里,每日只给你维持生命的关照。】

大红的喜服,夺目的凤冠。

艳丽的红妆,绚烂的笑颜。

她竟是立在一朵盛开的白莲之上。

翩翩起舞,轻云蔽月。

顾盼生辉,流风回雪。

罢了,她跌坐在白莲上,就好似滴在白莲上的一滴血泪。

她抬眸,眼里竟是笑意。却笑得苦涩,叫人心疼。

她举起一杯酒,道,“雅诗终是等到先生了,请先生喝完这杯酒,以谢先生指点之恩。”

见她这般委屈,狄敖一时间竟是前所未有的不知所措。

雅诗见狄敖未有动作,唇角勉强抿出一丝笑意,“先生可是不喜欢雅诗......”

不是的。

狄敖见她这般忧伤,终是不忍再作隐忍,然他开口却没有声音,无论如何都说不出话来。

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雅诗的身影一点点离他远了,更远了......

“不是的!”

梦醒了。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