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33章 改变

“无比荣幸!”秋月这话是事实,能服侍未来的皇后,成为未来皇后的心腹,这宫里谁不想呢?小荷没想到秋月会这样回答自己,眉头不由挑起,真的如此吗?

“只有俗人,才会纠缠于身份的改变,觉得自己丢了面子。难道姑娘也是这样的俗人吗?”秋月的反问让小荷微笑,自己似乎就落到什么套里,是啊,何必纠缠这些事情呢?不管皇后对自己的考验是什么,自己都能过去,因为对面等着的,是大哥啊!只有自己跨过皇后的考验,才能跟他永远在一起。

“她问秋月这件事?”秋月和小荷的对答,大宫女是在服侍皇后卸妆歇息的时候禀告皇后的,皇后略有些吃惊地反问大宫女,大宫女含笑道:“奴婢们原本不该就这件事来说话的,但是最要紧的是不卑不亢!”

人最难得的是境遇改变而心境不变,皇后不由想起今日和秦氏的对话,轻叹一声:“人啊,果真遇到事儿了,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娘娘,奴婢现在觉着,安王世子为什么舍不得这姑娘了。”相貌不是顶美的,出身那就更不用说,还要皇家把她的出身给抹掉,那天把小荷接到昭阳宫的时候,已经有密使出宫,要去安王府,把小荷的身份从丫鬟,改为良民出身,至于小荷的父母,同时也会得到妥善安排,会有人护送他们进京,安置在京城中。

选这么一个储妃,远不如直接照原先的例子,从众良家女中择选美貌品性良好的少女。即便是有她和孟澜从小的情分,这样的情分,让她封妃已经是很好的待遇了,竟然还要选为皇后,简直石破天惊。

皇后听到大宫女这样说,勾唇一笑:“这孩子自然有她的好处,只是我们还要再看看,看看她适不适合。”

做皇后可是比做王妃要求高多了,自然也要更多的考验。小荷是明白这点的,但对她来说,只要能和孟澜在一起,再多的考验她都不怕,孟澜身边能待他好的人不多了,又何必让孟澜心上,再添伤痕?

此后数日,秦氏又带着阿玲来过,这几次秦氏对小荷,态度比第一次见面时候要好很多,两人也能说说笑笑,而秦氏也在仔细观察小荷,和秦氏的判断相反,小荷不但读过书,而且还读过许多书,顺口而来的诗词,提笔能作画,连市井风情都能说上几句。

若是秦氏要对小荷有什么不满的话,那就是小荷会提到的市井,毕竟天家高高在上,市井生活对他们来说,实在太过遥远,不值一提。

“君王要能善于用人,识别良才,那市井之中……”秦氏虽然也是选择出来的,但她爹是个举人,家里从小就有丫鬟服侍,市井生活离她还有点远。这天又听小荷提起市井之中的事情,秦氏忍不住表示反对,小荷一双眼看着秦氏:“是啊,在这宫廷之中,自然是不用去知道市井生活的。不然东坡怎么会写,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秦氏听出小荷话中的讽刺,但她还是继续说道:“既在高处,那就要承受高处所带来的一切,不然东坡先生又为何屡次三番,想要还朝。”

“不然不然,方才嫂嫂还说,君王要识得良才,东坡自然是良才,而他还能去体察民情,因此才会反对一些事情,若是帝王对民间的事情什么都不知道,任由臣子们说来说去,然后自己做下判断,岂不就,就……”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秦氏打断小荷的话,小荷点头:“我当然知道我在说什么,天子既要识得良才好治国,更要知道民间疾苦好判断臣子们说的是对还是错。不然的话,祭祀农桑,岂不都只是摆着好看的虚套子?”小荷一口气说完,秦氏的嘴巴都张大了,她从没想过,天子也是会出错的,也是会被臣子蒙蔽的。

“天子如此,皇后更应如此,不然难道还要闹,为何不吃肉粥的笑话吗?”小荷一口气说完,就见秦氏盯着自己,小荷知道,秦氏一定认为自己说错了话,可是自己并没有说错啊,天子,大臣,皇后,都该知道一些民间疾苦,而不是等着事情都坏到不可收拾的程度,才说,群臣误我?要知道,群臣也是天子用的啊!

两人的声音比平常说话时候要大些,身边人立即禀告给了皇后,皇后匆匆来到,正好听到小荷最后说的那几句,她不由皱眉躲在屏风后面听起来。秦氏过了很久才道:“你说我不知道民间疾苦吗?我让人去给佛寺上香,命人去给粥厂添银子,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那嫂嫂可知道,天下百姓一年要多少银子才够过日子?尧舜之时,天下大灾却没生变,不就因为尧舜圣明,很早就知道要让百姓休养生息。”小荷的话说的秦氏有些答不出来,皇后听到这里,晓得秦氏被问住了,含笑从屏风后走出来:“你们两个,方才说的好热闹。不过仔细听起来,两人都有道理,所以我竟不知道该听谁的。”

“见过娘娘!”小荷和秦氏都行礼下去,皇后扶起他们:“起来吧,方才我仔细听了听,小荷,你说的要知道民间疾苦,是对的。”

秦氏面上有些不服气,皇后看着她微笑:“不过你说的也没错,我们也要有慈悲心敬畏心。知道民间疾苦是一回事,但知道怎么解决民间疾苦是另一回事。”

小荷认真听着,对皇后行礼下去:“娘娘所言极其有道理,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那么多疾苦,都没人知道呢?后来我明白了,饭要一口口吃,事情要一件件去做,慢慢来,总会好的。”

“就像你说过,要让安王府变成一个家,是吗?”皇后突然说出这话,小荷愣了一下:“这是,这是我对大哥说的,娘娘怎么会知道呢?”

“我当然会知道,而且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好,一个家,不管是王府也好,皇宫也罢,不都是一个家吗?”皇后十分感慨,为什么一个丫鬟出身的姑娘,会知道一个家是多么重要,而那么多的人却被蒙住了眼睛,只看到王府皇宫里带来的荣华富贵,各种算计,而看不到它原本都该是一个家,是家人,会牵绊不清,会清官难断家务事,也会互相陪伴,而不是战战兢兢,被规矩束缚下不敢说话。

皇后看着小荷,眼神慈祥,秦氏在一边看着,知道小荷已经度过皇后的考验了,她能知道是非,敢于说话,还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这些是成为一个皇后最要紧的事情,别的,在这些面前,都是小道,都是能弥补的。

“娘娘,您过奖了。”小荷的脸色微红,皇后含笑道:“我没有过奖,我就是感慨一下,安王世子会选你,原因太多了,但所有的都抵不过一句,他愿意。”提到孟澜,小荷的眼变的亮晶晶的,那是自己的大哥,是一起长大的人啊,也是以后,会过一辈子的人,一辈子,听起来就让人脸红,但听起来,也让人心生向往,一辈子那么长,如果没有喜欢的人陪在身边,那该多么难熬。

“恭喜母后。”秦氏不管怎么说也是精心挑选除了的太子妃,短暂的感慨之后就对皇后行礼,皇后扶起她:“起来吧。我也要恭喜你,陛下降旨,册封阿玲为乐安公主!”

乐安,愿她一生快乐平安,这是一个祖父对孙女最深的祝愿。秦氏已经激动地又跪下去:“儿媳,儿媳……”

“都叫你起来了,怎么又跪下去了?”皇后扶起秦氏,十分感慨地对小荷道:“陛下曾经有许多儿女,这会儿却只得阿玲这一个孙女。”

“陛下和娘娘,定会……”小荷还要说,皇后已经摇头:“那些话就不要再说了,以后这些人,都要托付给你照顾了。”

皇后这是非常正式的表达,小荷立即跪下:“妾,妾定不辜负娘娘教诲。”皇后这次受了小荷的礼:“再过些日子,旨意就该下来了。”

旨意下来,那就是昭告天下,又有了新的储君夫妇。秦氏不由感到眼睛一阵酸涩,急忙对皇后道:“儿媳在东宫住的久了,也想搬到新的地方。这东宫儿媳也该迁出去了。”

东宫,历来为储君所居住,太子薨逝之时,秦氏就该和原先的东宫旧人,搬到别的地方居住守寡抚养孩子。天子没有下旨让他们立即搬出去,一来是体谅儿媳新寡还是痛苦难过,二来太子之位还悬而未决,现在太子人选已经选出,那秦氏带着旧人搬出才对,难道还让小叔子和寡嫂住一个院子吗?这成什么体统?

秦氏能主动说出搬离东宫,皇后十分高兴,但她没有说话,小荷已经道:“嫂嫂,我们一起住着,才……”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