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67章 枕头锁:地下陵墓

这么想着,秦蓁直接问出来:“李大人,青壮年男子能做甚?”

李烨尚未来得及回答,白威已脱口道:“蓁蓁姐,你是糊涂了吗?怎么连这么蠢笨的问题都问得出来?青壮年男子能干的事情多了去,譬如下田耕地,譬如应征入伍、战场杀敌,譬如朝廷征人修建皇陵,总之,除了生孩子之外,青壮年男子定然是干女子干不了的力气活。”

“对!”李烨点点头:“小威说的极是。以目前形势来看,突厥狼士兵抓走村子里所有青壮年男子,要么是想让他们修筑城防工事,要么,是打算将这些青壮年训练成先头军,与我后唐将士对决时,充当炮灰。”

“不是充当先头炮灰,”秦蓁蹙眉:“倘若作为攻城人质,老弱妇孺当比青壮年男子更加合适。”

“那便是要让这些青壮年修筑城防工事了。”白莽接口。

“城防工事?城防工事?”秦蓁在口中来回咀嚼这四个字。

李烨亦沉默不语,片刻后,方轻轻摇头:“不是建造城防工事。”

“大人您想到了甚?”秦蓁问。

“打仗城防工事固然重要,但,这三百名狼士兵,只是十万突厥大军的先头军,哪有打仗的时候,先头军先考虑自己安危,大肆修建防御工事的?”

“那他们会不会是给十万大军修筑的?”

“呵!”李烨笑起来:“你当真太瞧得起突厥人了,便是前唐末期战祸四起,突厥人也没能直接打到长安城来。而老百姓最怕的就是战事,如今百废俱兴、国泰民安,十万敌军压境并非小事,绝不可能一点动静都无,突厥狼士兵也不可能一辈子都躲在深山老林里不出来,只要冒头,即便边关战报延误,老百姓也会自发抵抗,届时,消息会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飞抵朝廷,我后唐的将士又不是泥捏的,州郡皆有驻兵,岂能容狼子野心的突厥人一路畅通无阻逼至长安,兵临城下?”

秦蓁哑然。当真急糊涂了,若突厥人这么有本事,大军真的能打到长安城来,那大唐早就灭亡了。再说,防御工事一般都是守城方修筑,突厥人乃是进攻一方,他们有何必要修筑工事?跟后唐打持久战吗?便是突厥将士能耗得起,军中粮草也不可能答应吧。

且,三百人去给十万大军修防御工事,便是修一辈子,也修不完吧?

既不是做炮灰先头兵,亦不是修筑防御工事,那突厥人抓这么多青壮年做甚?

脑子里猛地想到什么,秦蓁脱口问:“大人,您方才带人先行进村,可有在农户家中看见曲辕犁?我指的是每户。”

李烨经她提醒,电光火石间也想到了,额上青筋登时绷起,他连传令都来不及,便召集所有人马,赶往后村。

后村山脚下有块墓地,秦蓁放眼望去,竟有上百个坟包。心中不由感叹,只怕杏花村数百年来,祖先世代都安葬于此吧?但倘若这些村民们的老祖宗泉下有知,发现自己竟成了狼子野心的突厥人谋害子孙后代的刽子手,不知会作何感想?

白莽和白威思维不如李烨敏锐,亦不像秦蓁这般活跃,虎贲军和千牛卫习惯了不闻不问,只是执行命令,他二人却着实憋不住。

好容易瞧见秦蓁闲下来,他二人忙凑上前悄声问:“蓁蓁(蓁蓁姐),李大人为何在听你问过曲辕犁后,跑来掘人老祖宗的坟头啊?”

“因为,这些坟包之下,有座陵墓,而那三百名突厥狼士兵,以及失踪的青壮年男子,皆藏在陵墓之中。”

“啊?”白莽和白威惊得目瞪口呆。

秦蓁睨他二人一眼,“曲辕犁虽在我大唐推广,却并未普及,到底是堪比耕牛的农具,对于普通农户来说实在奢侈。想我后唐初建伊始,穷苦百姓居多,杏花村本就不富庶,怎么可能家家户户都有曲辕犁?

不过是个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最多能有两三架曲辕犁就不错了,可我方才听闻千牛卫哥哥说起过好几次,被毒死的老人、女人和孩子,都倒在曲辕犁旁侧,足见,曲辕犁这种农具,在杏花村十分常见。

如此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杏花村的男子,几乎人人都会打铁和木匠活,换句话说,他们祖祖辈辈都是靠手艺吃饭的工匠。

试想,什么样的村子,能一下子聚集如此多的能工巧匠呢?而有这等手艺,他们祖祖辈辈因何要死守在杏花村这种穷山僻壤的不毛之地,却不入长安城求生活?”

白莽脱口道:“修建皇陵的工匠!”

“没错,”秦蓁眯起眼睛:“我以前听义父说,历朝历代,天家在征用能工巧匠修建完皇陵后,都会将他们毒杀或者坑杀于墓穴中。

另,还有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逝者乃异姓亲王或者受将士们爱戴的大将军,这种人死后,手下的亲兵死士会自愿陪葬或守墓。而因为他们东征西战、吃苦耐劳,适应性和动手能力俱极强,便是不殉葬,亦会世世代代为主子守墓。

杏花村不像是经历了上千年的古老村落,这块墓地能安葬如此多人,极有可能是经历过一场人为灾难,譬如,陵墓曾被人偷偷挖掘,在双方发生冲突时,这些守墓人都战死身亡了。”

白莽和白威听得瞠目结舌,秦蓁所言匪夷所思,却极有道理,委实令人难以反驳。

白威不由感叹:“能容纳三百名突厥先头军和全村的男人,得是多大一座陵墓?那得是多令人钦佩、多受百姓爱戴的大将军,方可得到的殊荣啊?蓁蓁姐,大半守墓人都被杀,他们的亲属还能留下死心塌地为主子守墓,这世上,当真有这样的人么?”

这话问的秦蓁和白莽皆是一愣,短暂沉默后,白莽却低声道:“照这么说,我倒想起一个人来……”

“前唐通义王林道远。”秦蓁接口。

此言一出,三人再度陷入沉默,且,连空气都变得黏稠凝滞起来。

关于通义王的故事,秦蓁三人早有耳闻,通义王林道远乃先帝结义兄弟,武将出身,他作战勇猛、爱民如子,曾亲手为先帝打下江山社稷,后先帝顺利登基,万分感恩于他,遂将他册封为通义王。

原本通义王拥护先帝上位,乃名副其实的开国元勋,只要随着先帝在洛阳城中吃喝享受便是了,可他刚正不阿、心怀天下,眼见先帝沉迷修仙之术、荒废朝政,百姓民不聊生,通义王数次苦劝未果,竟一怒之下率兵远赴边关抗击外敌去了。

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来,通义王不但与五万林家军被困死于荒漠,还在死后被冠上里通卖国、投靠突厥、虐杀百姓的骂名,连带着他在洛阳城内通义王府的一百八十口性命,全部被先帝下令,斩杀于菜市口。

据说,这桩毫无根据的“谋反案”曾惹得天怒人怨,洛阳城六月飞雪,百姓流离失所,哀鸿满地、浮尸遍野,而之后长达十六年,大唐旱灾、涝灾、地动、瘟疫等,从未间断过,民间百姓不堪重负,曾数次起义,道先帝不仁,听信奸佞谗言,虐杀通义王阖府,才惹来上天惩罚,直至明德帝发动玄武门兵变杀父弑兄篡权夺位,坊间依旧有传闻,道这场由十六年前就开始的灾祸,乃是李氏王朝的报应。

秦蓁和坊间无数老百姓一样,都对通义王的人品和忠心深信不疑,这两年,她还跟猫耳胡同的居民们,逢年过节,偷偷在家中张贴通义王的画像,敬上一炷香,祈求通义王保佑义父和他们三兄妹岁岁平安。

但毕竟历史她没有参与,不好随便做评价。只是,当朝宰相、原定远将军赵敬业,便曾是通义王的一名手下,当年赵宰相突围出去给朝廷报信,半路重伤昏迷,待伤势养好回到洛阳,通义王府都被烧毁了。赵宰相正是因为替通义王喊冤,才会屡立战功,依旧不得升迁,多年都顶着五品官的帽子在前线打仗。

而大理寺少卿顾爽的祖父、前唐大司徒顾仁义,亦是通义王的至交好友。当年顾仁义同样不信通义王谋反,曾多次直言纳谏,才会被先帝贬去岭南道,死在了半道上,连累儿子也苦了一辈子,最终含恨而亡。

不管是顾仁义还是赵敬业,都乃刚正不阿、赤胆忠心之人,秦蓁无法相信,能让他们不顾身家性命喊冤之人,会是里通卖国的奸佞。

可奇怪的是,明德帝登基称帝之后,重用赵敬业,亦为顾仁义平反,却对通义王谋反一案只字不提,而时至今日,通义王的冤屈更是逐渐升级,变成了后唐人人谈虎色变的禁忌。

那么,隐藏在杏花村的这座陵墓,可会是通义王的葬身之地?

难不成,当年通义王死后,尸体被人运回长安城来了?

……大唐女神捕之洗冤录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