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八回 一见张作霖 难猜枭雄心

当孙中山一行到达天津后的,孙中山先生肝病愈加沉重,连当天为欢迎孙中山到来的茶话会也是由汪精卫代表其参加的。而张作霖第二天在孙中山先生面前的讲话更是让人哭笑不得。

当时孙中山先生正卧病在床,虽然单于按照孙中山的意思婉言谢绝了张作霖的探望,可是张作霖真不愧是马贼出身,毫无顾及,一边推开单于,一边大大咧咧的回答说“我今天是向孙中山进言的,先生不舒服,躺着就可以了,不用他开口说话。”

说完昂然走进孙中山先生的房间,转过头还瞪了准备随他进房的单于一眼,口里说道“我和先生谈的是中国的前途,你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进来?!”

单于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张作霖,这才发现张作霖和自己印象里“相貌魁梧,身材高大,说话粗俗”的东北胡子完全不是一回事,看上去张作霖身高不到一米七,圆头浓发,光滑的双顷,细目小口,高鼻梁,说起话来脸上有两个月牙形的酒窝。尽管在训斥人,声音也是细声细气的。

单于内心虽然对张的长相比较有好感,可是行动上可没有和张作霖客气,赶在张跨入孙中山房间的一瞬间抢在了张作霖前面,伸手将张作霖一拦,淡淡的说道“张将军,这可不是你沈阳的大帅府;您能不能见先生还要先生自己同意才行。”

张作霖没想到自己眼前这个小年青居然有胆子把自己拦下来,他也不说话,也没有再次推开单于,而是一反常态的死死盯着自己面前这个冒犯虎威的年轻人。

张作霖平时在沈阳如果这么盯着一个人不要说是一般的什么师长、旅长,就是和他当年一起打天下的老些老兄弟们脸上也要变变颜色,可是他身前这个年轻人毫不在意的瞪着他,脸上神色丝毫不变,张作霖不禁有点佩服这个年轻人的胆量,

他那里知道单于此刻已经极力控制自己的双腿不要颤抖了,如果他知道自己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心里在默念“看是不看,不看是看,”而眼睛实际上是注视着自己的鼻梁的话,恐怕立刻就要飞起一脚,把自己面前这个年轻人一脚踢飞了。

正在单于快撑不住的时候,房间里孙中山及时说话了“是雨亭兄吗?进来吧。”

单于听见孙中山先生的声音简直如同听到了九天仙乐,心里长出了一口气,气一泄,脸上自然是要变变色的。张作霖看到单于脸上如此明显的表情变化,这才明白刚才这小子是硬撑而已。自己也觉得好笑:自己居然被个小孩子给唬了。

想到这里,张作霖又好气又好笑的说道“还不让开吗?没听见孙先生叫我吗?你也别别硬撑了,脸上都变彩儿了。”

单于没想到自己在张作霖面前还是露怯了,心里很是不甘心,颇有点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感觉,一面向张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一面努力保持淡淡的语气说道“将军的威风岂是我这样的后辈小子当的起的?不过我既然是先生的卫士,就算再怕也只能站出来。”

听了单于这么冠冕堂皇的辩解,张作霖一面推开房门,一边拍了拍单于的肩膀,说道“小子行啊,有个当兵的样子。”

当张作霖准备拍单于肩膀时,单于第一个反应就是运气于肩,来承受传说中大人物的重击,可是谁知道张作霖只是轻轻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肩膀,这让满怀期待的单于差点没吐血。

看见张作霖进了房间,单于连忙把房门拉了过来,自己顺便朝门外走了几步,边走还边在庆幸“幸亏我没有什么内功啊,不然这下还不让张胡子给搞出内伤来啊。看来什么重重的拍肩膀,大声的说‘小鬼不错嘛’这些桥段只出现共和国里,这些军阀那会这么高尚的动作。”

张作霖和孙中山先生并没有谈多久,大概半个小时张作霖就告辞出来了。边走还边对孙中山先生说“先生您好好考虑考虑,老张我可是随时等候先生的消息啊。”

张作霖走后没一会,孙中山先生就把单于叫到了房间里去。

孙中山先生脸色蜡黄,两眼深深的凹了进去,颧骨高高耸起,只有那一对眼睛依然炯炯有神。

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孙中山这副摸样,可是单于双眼依然忍不住红了起来,在这个时代,孙中山是唯一让有单于父亲这种感觉的伟人。

看到单于单于红了双眼,孙中山不悦的说道“*,革命同志怎么能有这样的小儿女状,我叫你进来可不是看你哭的。”

尽管孙中山依然想保持自己的威严,可是他已经被病痛折磨的装不出样子来,单于很明显能从孙中山的声音里听出深深的疲惫,这使得单于的双眼更红了。

本来孙中山就不是一个很爱严格对待青年的人,也知道单于是发自内心的难过,于是也不在训斥单于,故意用轻松的口吻对是单于说道“*,你猜猜刚才那个胡子头儿和我说了些什么。”

听见孙中山如此称呼张作霖,单于知道孙中山是为了让自己舒缓一下情绪。单于只好努力克制自己心中的悲痛,长吸了口气说道“我想张作霖来看先生可不是为了服从先生的领导,我猜测他是不是希望先生您放弃联俄政策?毕竟苏联和他有上千里的边防线,张作霖又一贯和英国人、日本人走的很近,我想他以及他背后的列强可不希望中国和苏联走的太近了。”

单于当然知道张作霖实际上是希望孙中山全面放弃联俄联的三大政策,不过他也明白做什么事也要留有余地,他不想自己如鲁迅先生所说“多智而近妖”了。

“恩,你猜的不错,张雨亭不但要我放弃联俄的政策,甚至要求我全面放弃三大政策;说什么外国公使反对,还说他可以代表我去和外国人疏通感情,居然说什么一切包在他身上,一定成功。”孙中山微笑的说道,听的出来,孙中山对张作霖这番话是又好气,又好笑。

“既然他要求我们党全面放弃三大政策,那么他开出什么条件没有?可以告诉我吗?”由于单于事实上对历史上发生的这件上了解的并不多,实在不敢乱说什么。

“他说了,如果我同意,他代表奉系全力支持我担任总统职务,而且他本人只出任东北军政长官一职。并且北京卫戍部队由我们国民党派出,司令也由我们国民党派出,奉系一兵一卒也不派遣到北京。””孙中山很欣赏单于这种“谨慎”。

“先生,恕我直言,张作霖的条件实际上是一张空头支票,您想想,就算我们国民党能自行派部队到北京卫戍,我们又能派多少部队过来?一旦我们和苏联绝交,我们的武器补给谁来负责?”单于说到这里偷偷的看了孙中山一眼,而孙中山则点头示意单于继续说下去。

“况且现在北方形式混乱,河南、陕西的局势似乎很不妙,陕西督军刘镇华出兵攻豫,在冯玉祥的国民军胡景翼部与吴军张福来部在彰德对峙时,刘镇华的部下憨玉馄已抢先占领了洛阳,郑州,开封。而刘是河南人,不过客居陕西,名义上是陕西督军,实际上他所能控制的不过西安以及周遍数县而已。他刚出兵占领了洛阳、开封就迫不及待的通电表示愿调河南,陕西督理一缺让与胡笠僧,还说什么则陕人治陕豫人治豫,顺理成章。可惜他派出的憨玉馄占据豫西20余县,大量收编土匪扩充军队后就梦想“自霸中原”了。……”

“*,你说这些和张作霖的条件有什么关系?”孙中山虽然觉得单于来到北方不过短短一天就能对北方的局势这么熟悉很了不起,可是他实在不明白这和张作霖的提议有什么关系。

“先生,实际上你不觉得刘镇华这个时候敢出兵河南与现在风头正盛的国民军抢地盘很奇怪吗?如果没有人支持,我想刘镇华不敢这么明目张胆和国民军别苗头吧?而这个人很有可能是段其瑞或者是张作霖,他们也正是想通过刘来牵制冯玉祥。当然段可能还有些其他想法。”单于不得不向孙中山详细解释。

“可是段其瑞不是已经任命胡景翼为河南督办了吗?”孙中山当然也不是对时事一无所知,开口询问道。

“先生,的确段其瑞是任命胡景翼为河南督办了,但是您不觉得这更像是段和张分化国民军的计策吗?再说憨玉馄不是还留在河南了吗?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北京是段、张、冯上演三国演义。冯玉祥看似兵强马壮,可是其内部却并不稳定,相反张雄踞东北,而段则在中国有多年积累下来的人脉。您想想张可能真心拥戴您做什么总统吗?再说了一旦我们和苏联断交,我们的部队远在广东,能平安到达北京吗?就算平暗到达北京,补给由谁负责?到时候张来个不认帐我们能拿他怎么办?况且张只说让您做总统,可是现在是内阁负责制,您觉得段其瑞可能听您的话吗?张实际上是想利用我们来打击冯玉祥,冯玉祥不就是被段、张两人挤兑的没有办法这才邀请我们到北京的吗?”单于不慌不忙的向孙中山解释道。

实际上单于并不清楚,他根本就没有猜到张作霖的真实用意,张作霖实际上是希望利用孙中山打击段其瑞以及冯玉祥,目的是逼迫段其瑞早日签署维护列强在中国利益的《善后会议条例》,要知道这个条约签署了,英、日两国可是答应重谢他张作霖的;冯玉祥不是一直以孙中山为借口和他张作霖分庭抗礼吗?张作霖拜会孙中山的目的就是造出舆论,表示孙中山是和他关系好的很,最好让冯玉祥以为他与孙中山达成了什么秘密协议。

“那*,如果你是国民党总理,你会怎么做?”事实上孙中山早就知道张作霖的目的是利用他来逼段其瑞,但是孙中山毕竟不是神仙,他也不清楚张作霖到底想逼段其瑞干什么;所以他让单于来说说看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是为了锻炼单于,一方面也是看看能不能从单于的分析里得出张作霖真实想法。

啊!?不会吧难道先生不知道我的态度吗?我在笔记上已经写的很明白了?先生你又想干什么啊?单于听孙中山这样说,实在觉得莫名其妙。

本回完。

======================================================================

作者的废话:

本来第七回和第八回是一章的,但是我觉得一章8000字,那不是自己给自己上套吗?于是就分开了,可是又不忍心欺骗兄弟姐妹,所以俺便人品的坦白了。(实际上是害怕有高手看出了,到时候更尴尬。

;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