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1.由于部分书籍书名不一致,可以通过第一章节的内容来搜索。  2.书籍详情页的催更按钮可以手动提交更新请求,以便系统检测长期未更新的书籍
  • 追书
  • 捧场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八十三回 转折

第一师进攻永修的战斗在1月7日凌晨1点就顺利结束了,第一师仅仅付出了23死,70伤的代价就全歼了敌军。唯一遗憾的是敌军团长很是狡猾,战斗刚一打响就带着卫队悄悄的换下军装朝昌邑方向逃跑了。尽管如此,第一师战后总结会上,与会的第一师的军官们个个也都喜笑颜开的。

“师长,咱们还俘虏了他们不少人,你看这怎么办?”在会议的最后,胡宗南这才想起还有俘虏问题没解决呢。

“寿山,这还不好办?看着顺眼的补充进你团里,其余的全充作夫子。”王俊知道单于对这些庶务并不太熟悉,因此主动回答起胡宗南的问题。

王俊所说把敌军的俘虏挑选健壮的补充进部队以及充作民夫确实是当时中国军队的惯例,不过单于却觉得把敌军的俘虏充作夫子并不合适,而且这么做让他想起在另一个时空的张灵甫,当年他也是把解放军俘虏充作了夫子,负责后勤运输;结果很不好。当然他知道这个时期的士兵觉悟还没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的觉悟高,可出于防微杜渐的考虑,他还是否定了王俊的提议。

“现在我军与孙军犬牙交错,还是别把这些人充作夫子,这么着,俘虏里精壮的不抽大烟的,没花柳病的全补充到部队里。不过不能让这些人抱成团,每班补充进两道三个个,当然也不准老兵虐待这些人。其余抽大烟有花柳病的就地打发了。以后还有俘虏统统按照这个方法办,尽量不要使用俘虏做夫子,除非是遇到那种一战定乾坤地战斗。”

王俊虽觉得单于这么做有点太过小心谨慎,但也觉得单于的考虑还算是有道理的,因此也不觉得单于这是驳他面子。

“师长,那些大头兵是好办,可我这俘虏的不光有士兵啊。还有军官啊,虽说没什么大官,可营长、连长的不老少啊。特别其中还有一些我听说是孙传芳办的军校里的学生军官,甚至这里还有些青年党地干部,这些人刚才我查看过,都是些有文化的人,这些人要是放掉可惜了。您看?”胡宗南有难的说道。也难怪胡宗南为难,这年头有文化的军官不好找。而孙传芳因为占据了中国有数的富庶之地。江浙一带的青年多少多了些书,文化素质也相对高一些,因此孙传芳与青年党合办的金陵军校学员素质可与黄埔军校媲美,胡宗那其实也是眼馋这批人。

“哦,还有金陵军校的学生军官和青年党地一些干部?这么着,你把这些人都给我带到指挥部来,我要瞧瞧青年党办地这军校都培养了些什么人。”单于听说这批俘虏里竟然还有金陵军校的学生以及青年党的干部,顿时来了兴趣。虽说在单于原先的时空青年党其名不显。但单于可知道青年党以及其创始人琦可真正是了不得。

说起来这青年党和c.p也算是同出一源,青年党创始人琦当年参与创建少年中国学会,里面有不少c.p的大佬,李大钊就是创建人之一。至于底下的会员那简直可以说的上是星光闪耀。随便提几个人,即使现在也算是不大不小的人物,更别说后来了:毛润之、邓中夏、恽代英、张闻天、周佛海。至于郭沫若这样品行有问题地,少年中国学会都不稀罕要。

而“五四”、“六一”、“六三”运动,少年中国学会也说得上是这些运动的发起者、组织者、领导者。顶多加个“之一”。可有意思的是等这群人到了法国。接受起老大哥的那一套后却分道扬镳了。

琦在巴黎近郊地玫瑰村成立了青年党,自此少年中国学会的两帮创始人算是正式分家了。而青年党的宗旨是“本国家主义之精神。采全民革命之手段,以外抗强权,力争中华民国之独立与自由;内除国贼,建设全民福利的国家”。甚至提出过“苏俄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似的口号,不过琦这样与李大钊等人接受同一种主义却得出截然相反地结论地现象在中国历史上也不算少见。

当然最让单于影响深刻的是青年党地建设“中国式社会主义”这一口号,据单于所知,青年党这个口号才算是原创,之后日后的类似口号都应该算作盗版。当然青年党的这个口号的意思是要建立没有c.p的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青年党其主张不但与c.p南辕北辙,而且两党更是脱下斯文人的外皮,在20年代初期的中国大打出手,颇有知识分子会武术,谁也挡不住的风采。

先是c.p在北平打散了青年党的一次苏联排华中受难华侨讲座,其次又在上海打散了青年党所办之工人夜校。而且造成青年党教师一死一伤,带头者即为项英;而青年党也不是吃素的,即刻回报了c.p一个沪西劳勃生路英华里血案,c.p三死数伤。

而当c.p抢先一步与国党联合后,青年党也不甘寂寞的找上了孙传芳,并成立了金陵军校。对于青年党以及金陵军校闻名久矣的单于一听说在永修抓住了青年党干部当然非常有兴趣一见的。

而胡宗南作为下属自然没有驳斥长官要求的道理,而且单于要见这些人想来也是保全的意思居多,不然直接遣散或者干脆枪毙就得了,何必多此一举呢。立刻答应下来等会回到团部就将他们给单于带来师部。

接下来单于又与第一师诸人讨论了一下损坏民居赔偿的事情,有点出乎单于意料的是王俊等人对赔偿问题都没有提出异议。都觉得对平民损失应该予以赔偿。当然这也和这次永修战斗并不激烈,毁坏的民房数量少而第一师又有大批缴获有关系。

说起来这次战斗时间不长。而且己方损失很小,可即便如此第一师地战后总结会议也一只开到天色逐渐发白才堪堪开完。

散会后,单于觉得自己精神还好,而青年党那帮人也要会时间才能到师部,于是叫上陈玉,带着卫兵出门去逛逛。顺便也像找点吃食。

不过来到街上的单于立刻就发觉自己找吃食的愿望多半是实现不了了,因此此时永修的硝烟虽然已经散去。但放眼望去,永修家家是关门闭户,街上除了单于一行人也就只剩下第一师的士兵。而第二团主攻的西门那一片儿不少被炮弹击中而倒塌的民房上还冒着青烟。幸好靠近西门城墙地那片民房多一半被孙军强行征收作为了军营,因此平民的伤亡不大。不过即便如此单于还是看到有几户人家一家老小蓬头垢面的在自家倒塌的房子外面枯坐着,有些妇女甚至哭天抢地的哀嚎不已,声音在空旷寂寥的永修城内传的很远,很远。

单于顿时觉得心里渗得慌,忙把陈玉叫过来。让陈玉去问问具体情况。他实在是没有勇气走到那些受难民众面前去送什么爱心。他一直觉得以前电视上那些摆出一副扶危救困面目的送温暖地官员绝对是特殊材料做成地,他自问自己做不到那些人的地步,实在无颜去受难民众前面去显示三民主义优越性。

陈玉没一会儿就问清楚情况回来了,而那些之前还哭嚎不已的老百姓大概是看到有人出来负责赔偿,也就慢慢的收住了哭声。

陈玉回报的情况比单于预计的还好,这些人都是被孙军强行征收了房子的人家,只不过昨夜在打仗,担心自家房子。因此一早过来看看;而当看到自家的房子毁于战火后担心这个冬天无处容身才悲从心来哭嚎不已地。

虽然单于他们面前这几家没伤什么人,可单于听陈玉转述的那几户人家的苦楚也不禁替他们伤心,陈玉更是说着说着眼睛都红了。

当然单于知道这个时候对于他们来说,现大洋比单纯的同情更管用。于是让卫兵回师部取一封银元送给那几户人家。出门遇到这种事,单于也没了继续闲逛地兴趣,于是便和陈玉怏怏的返回了师部。而到了师部,单于就让卫兵给刚才遇到的那几户人家送钱去了。

而留守师部的王俊见单于与陈玉脸上表情不好看,连忙向单于询问;得知情况后也很是叹息了几声。不过王俊军旅生涯比单于长得多。这些事情也见多了,叹息几声后就拉着单于说起了正事。

原来在单于他们顺利拿下永修的同时。第六军也在程潜地指挥下顺利地拿下了乐化车站,程潜除开派一团人留守乐化车站以外,正带着第六军其他部队北上永修,准备会合第一师后继续北上,与第七军南北夹击卢香亭部。

王俊虽然是喜气洋洋,但是单于却是心里一沉,因为按照他的了解,这个时候第七军也差不多会被卢香亭部击退,然后从德安朝白槎、林马退去了。也正因为第七军地撤退使得孙传芳得以腾出手来全力打通南浔线,而正因为孙传芳打通了南浔线这才使得北伐军第二次攻击南昌最后以失利告终。

可以说现在第一师所在的位置非常关键,如果第一师顶住了卢香亭部的攻击,那就代表着南浔线无法打通,而无法打通南浔线,即使卢香亭绕过永修支援南昌,也只是杯水车薪;可这么一来的话,永修就成了众矢之的,第一师将会面对孙传芳两三个师的狂攻,第一师现在有两个团的新兵,真要顶,单于实在是没把握能顶得住。可要是单于按照历史上那样轻易放弃永修,让孙传芳打通南浔线,那么北伐军在南昌就危险了。当然这对第一师一点危险都没有,历史上当程潜知道第七军被击退后立刻就和第一师退出了永修,跑去和第七军会师了。

而对于单于来说,死守永修吧,固然可以防止孙传芳利用南浔线调兵遣将增援南昌,可却不一定能保证蒋中正带领的第一军第二师以及第二、三军可以顺利的打下南昌;况且单于现在的职务已经足够高了,即使死守永修让蒋中正顺利的拿下南昌对他本人来说也没什么好处。反而会造成第一师重大伤亡。

可要说不守永修就这么撤退的话,看着兄弟部队在南昌惨败,单于也觉得心头不忍;况且单于刚才才见了被战火摧毁家园的老百姓的惨状,实在不想这种悲剧再次上演。

一时之间,是守是撤,真让单于好生难以决断啊。

“文革,你怎么了?”王俊见单于好半天没说话,颇为奇怪的问道。

“达天老师,我在想啊,你说咱们第一师要是死守永修的话,能不能顶得住卢香亭几个师的围攻?”单于想了老半天,觉得实在分不清孰轻孰重,于是开口向询问一下王俊的意见。

“怎么想着问这个了?”王俊一下子被单于问的愣住了。“嗨,就当是没事大家闲聊吧,真要是卢香亭几个师打咱们,你觉得咱们守得住不?”单于也不想和王俊解释其中的缘由,只追问道。

“既然闲聊,那让我想想。”王俊其实和杨杰有些类似,对这种图上作业很有兴趣,因此单于这个问题也算是挠到了他的痒处。

“咱们弹药补给带的不多,师里还有两个团新兵居多。真要守,恐怕守不了多久。”王俊想了想,最后给出了一个单于不想听到的答案。

“要是把城里的老百姓全部赶出城呢?”单于沉吟了好一会儿,说道。

王俊被单于这话吓了一跳,这种丧心病狂的招数真要用出来,恐怕单于的名声就丑了大街了。不过转念一想,反正是纸上谈兵,单于也不过说说而已,于是回答道:“要真能把老百姓全轰出城,那也许可以多撑几天,不过我怕也撑不了多久。最多十来天了不起了。”

“要是第六军能支援我们一些军械甚至人员呢?”单于继续追问道。

“哦,要是那样的话,至少我有把握守上一个月。”王俊想了想,觉得在第六军军械以及人员的支援下,守一个月还是没问题的。

“那好,达天老师,你现在就带着参谋做一个守城的方案出来。记住,以把老百姓全赶出城为前提。”单于心里隐约有了决定,咬着牙说道。

王俊这次是真的被单于吓住了,他想不通单于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想做这么一个方案,难道单于知道了些什么他不知道的情况?或者北面德安战场上有什么变故不成?王俊已经不敢再想下去了。

“文革,咱们马上北上夹击卢香亭了,你做这么一个方案干什么?”王俊试探的问道。

“北上?达天老师,要是我估计没错误的话,第七军这会儿估计已经撤出德安了。”单于一字一顿的说道。

“什么?!李军长派人给你送信了?!”王俊大惊失色的问道。

可能这章大家看着有点生硬,不好意思之前我被某名人传记欺骗了,因此不得不修改设定打补丁。不过也好,也算是大规模改变历史的第一步了。

提示:青年党很重要。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请订阅正版;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若对您的权益造成损害,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我要评论(0)
QQ群
分享
追书 评论 打赏 目录